兩岸可建金融科技聯盟

兩岸可在金融領域進行合作(CFP)

大陸在這幾年於「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雲端運算與區塊鏈新技術方面發展得比較快,雖然因此成爲美國的眼中釘,但以大趨勢來說,也該是臺灣前進的方向,兩岸有同文同種、地理相近的先天優勢,加上原本就密切的貿易與金融往來,在兩岸金融科技上,也是有合作空間。

大陸的「5G時代」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將會爲金融創新增添新武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兩岸企業家的座談會就請來不少金融界的代表。

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表示,大陸目前有兩個比較重要的趨勢,過去金融世界是平的,現在已經摺疊成爲一個立體的世界,像是微信支付、支付寶等建構出一個「以信任聯接」爲紐帶的支付和生活的服務平臺,突破傳統模式,讓消費者和商戶間簡單且安全的聯接;大數據應用也與金融機構、小微企業、平民大衆間建立信任聯接,讓普惠金融變得更加方便。

第二個趨勢就是「以流程再造」爲紐帶的協同,因爲金融交易其實很複雜,需要多方參與,但不同的參與方面要實時、共享與共管,還要達到高速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標準,李禮輝說,現在大陸的新進展包括把區塊鏈開源技術平臺,同時支持監管機構進行穿透式的監管,與供應鏈金融也可以在不同的交易主體間實現傳遞加密的交易信息,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並杜絕虛假貿易的問題等。

還有基於分散式帳本建立的資產託管系統,能夠實現資產委託方、管理方、託管方、投資顧問、審計方等多種的互聯互通,李禮輝表示,初步預期,這能縮短傳統流程的1/3以上,這些新技術正在打造新的立體交互架構,兩岸可以在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李禮輝建議,在資源融合方面,包括技術、資本、數據、市場等,兩岸可以以效益爲中心,來重構商業合作的模式,像是兩岸銀行、兩岸金融機構可以雙向選擇組成金融科技聯盟,聯合投資金融科技的研發單元,集中科技資源作統一研發與統一維護,共享成果、也共擔成本;當然,兩岸金融監管也需要有共識與統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