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率堪憂 蘋果印度制難超中
蘋果「印度製造」遭遇到的難題 圖/路透
蘋果推動供應鏈多元化以分散風險,逐漸將iPhone等產品供應鏈的部分任務轉移至印度等地,但外媒分析,印度廠商產品良率僅有5成,加上政府效率、基礎設施等多方面不如中國,蘋果此舉道阻且長。
英國金融時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爲擺脫過於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狀況,蘋果持續從美國和中國派遣設計師與工程師前往印度,扶持當地供應鏈,但進度似乎不佳。最近一個例子是,印度巨頭塔塔集團在霍蘇爾經營的外殼工廠至今良率仍不佳,每兩個零件只有一個能過關被送往富士康進行組裝。
知情人士表示,50%良率完全無法滿足蘋果的高要求標準,雖然該工廠已制定計劃來改善良率,但相信需要許久的時間。另外,印度還有行政部門效率低,以及基礎設施、物流、關稅等問題,使蘋果的「印度製造」藍圖進度相當緩慢。
對比中國狀況更能凸顯出印度的不足,報導指出,中國政府與當地供應商會爲爭取蘋果訂單而付出一切代價,有前蘋果員工表示,原本以爲某項目要數週時間進行,但在中國僅耗時短短一天就完成,而印度政府與供應商並沒有這種緊張感與速度。
報導引述諮詢機構Venture Outsource表示,考察印度時曾發現電子製造商常聲稱能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但在真正簽署合約後,卻無法快速靈活應對客戶的要求。此外,印度城市與工廠路途往往遙遠,WiFi等基礎設施不佳,讓蘋果工程師往返耗時且不便。
雖然扶植印度供應鏈不易,但蘋果當前已堅定此方向,蘋果執行長庫克日前大力稱讚印度,印度政府與官員也都表態要效仿中國爭取更多蘋果訂單,強化印度工業實力,批准當地企業與蘋果供應商合資。知情人士表示,塔塔集團就是其中案例,該集團要大幅進軍蘋果供應鏈,正洽談收購緯創資通的iPhone組裝廠。
市場也成爲印度對蘋果的一大誘因,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指出,去年iPhone在印度出貨市佔僅4%,但總價值比重高達18%,僅次於三星(22%),反映蘋果在當地有龐大滲透空間與商機。相較之下,三星在當地市佔19%,與小米是當地市佔最高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