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拜登經濟學”的底色與危機

“拜登經濟學”的實質,就是大舉增發國債來刺激經濟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劉麗娜

“今天,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的經濟。”在7月21日的退選聲明中,美國總統拜登在概括自己執政三年半的成績時,首先提到的就是經濟。

在這篇只有短短几百字的聲明中,拜登說,“我們戰勝了百年不遇的疫情以及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保護和堅持了民主,重塑和加強了全球盟友體系。”

7月24日早上,拜登發表全國講話更詳細地闡釋了自己退選的原因,其中有一段專門談美國經濟,相當於對三天前退選聲明中那一句判斷做了展開說明:

“今天,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強的經濟……工資上漲,通貨膨脹持續下降,種族財富差距是20年來最低的。我們正在從根本上重建整個國家——城市、郊區、農村和部落社區。製造業已回到美國。我們在芯片、科學和創新領域重新引領世界。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們終於擊敗了大型製藥公司,降低了老年人的處方藥費用。”

美國經濟,真的如拜登所說的那般美好嗎?不妨先來解剖一下所謂的“拜登經濟學”。

“拜登經濟學”的一二三四

美國曆來有以總統名字命名其經濟政策的傳統。1984年美國就曾出版過一本名爲《總統經濟學》的暢銷書,講的是“從羅斯福到里根以及未來總統經濟政策的制定”。里根之後,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特朗普等美國總統,也都有相關理論研究人士幫其打造相關經濟學,總結其宏觀經濟政策。

2023年6月28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芝加哥市發表經濟政策演講,會場裡懸掛着印有“拜登經濟學”字樣的背景板,正式發佈了以拜登命名的經濟學。

所謂的“拜登經濟學”,可以總結爲一二三四——一個目標、兩手來抓、三大支柱、四項法案。

一個目標,指的是“拜登經濟學”的核心戰略目標是確保美國經濟世界第一,維護美國的經濟霸權。拜登政府瞄準長期“競贏中國”,還提出了中美競爭的“關鍵十年”策略。

兩手來抓,按照拜登和白宮的說法,是旨在利用政府之力“從內到外”“自下而上”地重振和重塑經濟,吸引製造業迴流美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壯大中產階級。

拜登政府的經濟政策還可以視爲“以內促外+以外促內”——以經濟促外交,以外交促經濟。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乃至拜登本人在多個場合提到,美國經濟的力量不僅來自國內,也來自國外,重塑美國經濟,不僅依靠國內的力量,也需要重塑國際經濟秩序來反向拉動國內發展。

2023年4月,沙利文在布魯金斯學會以“重振美國經濟領導地位”爲題,就美國的國際經濟政策發表了一場演講。這場被認爲具有歷史意義的演講,宣告了二戰後國際經濟秩序全球共識的終結。美國力圖推動“新華盛頓共識”——將國內經濟政策與其全球安全議程結合起來。分析人士普遍認爲,這場演講是對美國過去四十多年來一直推崇的自由市場經濟政策的深刻反思。

三大支柱,在白宮的宣傳中,一是推動明智的公共投資;二是賦予工人教育等權利,鼓勵其成長爲中產階級;三是鼓勵通過競爭來降低成本,幫助小企業發展。

三大支柱可以理解爲撒錢、增收和產業政策。用經濟學術語講,一方面要擴大政府財政支出,特別是在社會福利、基礎設施建設、科技等方面;另一方面要對富人和大企業增稅,爲財政支出融資,緩解社會不公。

四大法案,指的是拜登執政三年半以來通過的四項與經濟相關的重大立法。

第一項是2021年3月通過的總額爲1.9萬億美元的“美國救助計劃”,主要內容是提高失業補助、減稅、向每個符合條件的成年人發放1400美元直接補貼等。“美國救助計劃”在推出時就頗受爭議,事實證明,它對後來的通脹高企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第二項是2021年11月通過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該法案總額達1.2萬億美元,其中包括5500億美元的新增投資,主要用於道路、橋樑、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翻新。

第三項是2022年8月通過的《芯片與科學法案》。該法案總支出達2800億美元,其中包括向生產芯片的美國公司提供527億美元的政府補貼資金和稅收抵免,希望以此刺激在美國國內生產更多芯片,促進製造業迴流並降低芯片成本。

第四項是2022年8月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該法案聚焦於氣候變化領域的相關投資,總支出達3900億美元,主要用於太陽能、風能補貼和電動汽車等的稅收抵免和退稅,旨在實現綠色經濟目標,同時加碼“美國製造”,鼓勵企業在北美地區進行電動汽車整車和電池的生產組裝。

如果說第一項是針對新冠疫情的應急立法,後三項則集中反映了“拜登經濟學”的產業政策主張。拜登政府批評此前共和黨的經濟思想,尤其是被稱爲自上而下“涓滴經濟學”的“里根經濟學”。拜登政府認爲,“里根經濟學”已經徹底失敗,它導致財富更加集中在少數富豪手裡、公共投資削減、產業轉移到海外,扼殺了企業競爭。實際上,近年來無論是拜登政府還是特朗普政府,都強調要把美國失去的製造業“奪回來”。

刺激消費見效快失效也快

在7月24日的講話中,拜登提到了美國的居民收入、通脹率、就業、種族貧富差距、社區重建、製造業、高科技、醫保等方面,可以看出他對當前的美國經濟感到自豪。不過,長期以來一直有美國經濟學者批評政府在發佈經濟數據時使用各種“障眼法”,爲經濟做美容。

從工資收入上看,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5月美國平均工資水平爲時薪29.99美元,三年半來漲幅約25%。不過,勞工部的另一項數據顯示,目前美國聯邦最低工資標準是每小時7.25美元,這個數字已經維持了14年,從2010年起就再沒有漲過。在自我表揚經濟形勢時,拜登政府通常會強調平均工資水平在提高,卻對最低工資水平原地踏步避而不談。二者相比較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美國的貧富差距在拉大,窮人乃至普通人的工資收入並沒有增長。

從物價漲幅上看,儘管美國目前的通脹率比疫情期間有所下降,但民衆的切身感受卻是物價漲得太厲害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今年2月的一次競選集會上說,自拜登上任以來,美國物價上漲了約38%。

工資收入沒有增長,物價卻在瘋狂上漲,意味着民衆的實際購買力在下降。那麼,美國經濟的重要支撐——國內消費——是怎樣增長出來的?

應該說,美國消費的增長不是由民衆工資收入提升帶來的,而是“刺激”出來的。爲應對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美國自特朗普政府後期就開始出臺“撒錢術”——約2.3萬億美元的一攬子支出法案。拜登上任後,首先出臺的也是高達1.9萬億美元的“美國救助計劃”。正是這發放到民衆手裡的鉅額補貼,而非工資收入,被用來“刺激”消費了,製造了美國消費市場的虛假繁榮。

如今,隨着政府“超額轉移支付”的結束,美國家庭的消費開支又恢復到了疫情前的常態,衣食、娛樂、新車及二手車購置支出快速下滑。數據顯示,2021~2023年,美國居民消費增量分別爲1.8萬億美元、1.47萬億美元、1.06萬億美元,已呈現出明顯的下行趨勢。

中產階級遭受擠壓

“拜登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吸引製造業迴流美國,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壯大中產階級。2021年1月25日,就任美國總統伊始,拜登就簽署了一項行政令,專門成立了一個“美國製造辦公室”,以加強政府採購和金融幫扶來支持美國製造業。

2024年7月25日,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爲2.8%。但是,從生產的角度看,美國製造業持續低迷,已明顯陷入衰退。

從美國的用電結構來看,2023年美國工業用電量遠低於居民用電量和商業用電量,美國工業部門在全社會總用電量中遠未上升到主導地位,僅佔全社會總用電量的26.4%,甚至低於2013年製造業迴流政策密集出臺前的26.5%。

從貨運來看,美國卡車運輸的運量和支出持續下降。目前,美國貨運市場的狀況已類似於2012~2013年的“疲軟期”或2016~2017年的“放緩期”,這表明美國製造業產出正在下降且存在庫存過剩。

從勞動力市場看,工廠招聘活動陷入停滯,卡車運輸等物流行業就業人數銳減,新增就業崗位的70%來自政府部門、醫療保健機構、酒店和休閒行業。

以上指標釋放出的信號表明,美國製造業正在衰退。目前,將庫存降低至正常水平已成爲美國製造業的首要任務。

美國爲什麼沒有出現整體衰退?是因爲規模更大,支出、價格、利潤仍在快速增長的服務業阻止了製造業衰退演變成整體經濟衰退。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出現了不可逆轉的金融化趨勢。一方面,金融市場逐漸成爲經濟領域的主導力量;另一方面,非金融企業越來越“不務正業”,開始間接甚至直接參與金融活動,以尋求資本的快速增長,直到今天這種狀況依然在延續。當下美國雖意識到“再工業化”的重要性,但其經濟結構已發生根本性變化。美國重振製造業的努力已持續十餘年之久,但當下製造業增加值佔美國經濟的比重仍處於歷史低位。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石,它在提供就業崗位、培養產業工人、增加國民收入、促進貿易平衡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理論界普遍認爲,製造業是一個國家涵養中產階級的溫牀。美國製造業的衰退,一個直接後果就是中產階級的萎縮。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不久前刊文稱,美國中產階級已陷入困境。有數據顯示,50年來,生活在中等收入家庭的美國成年人佔比從61%下降到了51%,“中產階級遭擠壓”的現象日益嚴重。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說,美國中產階級人數“平穩、長期”縮水,如今“錢更少了”,這只是長期趨勢的一部分。

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必然會打破消費撐起美國經濟的邏輯。

美國經濟的債務“命門”

爲刺激消費、重振製造業、壯大中產階級,拜登政府出臺的四大法案總支出規模大約爲3.8萬億美元。這麼大的開支,錢從何處來?答案是,借錢。“拜登經濟學”的實質,就是大舉增發國債來刺激經濟。

目前,美國聯邦債務已經達到35萬億美元的歷史峰值。按照現在的增速估算,到2035年這一數字將超過50萬億美元,達到預期GDP的114%。

2024年,美國聯邦債務利息支出預計達到8700億美元,與軍費相當。未來幾年,更多的債務利息支出不僅會進一步擠佔美國政府的開支,進而削弱其通過財政投入刺激經濟的能力,更將成爲美國政府的不可承受之重。

舉債刺激經濟,如飲鴆止渴、慢性中毒,短期還可維持,長期必然不可持續。這已成爲美國經濟的“命門”。

從今年的美國大選情況來看,目前兩黨競爭膠着,很難預測究竟誰會最終勝出。如果民主黨可以獲勝,“拜登經濟學”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延續,但其內在的脆弱性和風險必然進一步加大。一旦特朗普上臺,“拜登經濟學”將以何種面目進入歷史的回收站,目前還不得而知。

目前,國際社會普遍認爲,美國此輪經濟增長是聯邦政府以財政赤字爲代價催生的增長幻象,不僅不可持續,而且破壞性極強。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探討美債何時崩盤、美元何時會遭到全世界拋棄,倘若如此,那將是美國90%家庭的悲劇。也有人指出,鉅債之下的美國,會變得更加瘋狂和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