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Loves On:選讀2022普立茲的特寫生命故事

圖/911 Living Memorial

「Life loves on…一句誤會的座右銘,牽動着一家人的傷心回憶。」今年2022年普立茲新聞獎出爐,除了大會特別因應烏克蘭戰爭而向新聞工作者致意之外,今年的獲選新聞專題主要和2021美國國會大廈衝擊、阿富汗撤軍等重大事件有關。本週的轉角國際重磅廣播,編輯各自精選專題報導來延伸討論——《大西洋雜誌》獲獎的人物特寫,討論911事件20週年,從一位遇難者Bobby 的個人日記,牽起一段遺族家屬們在這20年來的人生歷程。

另一篇由《華爾街日報》入圍的「土爾沙大屠殺100週年」報導,回顧美國在百年前曾有「黑人華爾街」之稱的富饒小鎮,如何因爲一起黑白種族衝突,演變成對黑人的屠殺,消失的黑人菁英們竟也註定了百年來結構性的貧窮問題...。

▌請點閱下方收聽

▌佳琦選讀:911二十週年,罹難者留下了什麼?

在本次普立茲獎的人物特寫報導(Feature Writing)中,共有三篇作品入圍——《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針對911二十週年的家庭深入採訪、《紐約客》(The New Yorker)紀錄戰爭敘事中被遺忘的阿富汗婦女,以及《ProPublica》談論美國11名黑人兒童遭到冤罪逮捕的故事——最終由大西洋雜誌獲獎。

去年(2021)適逢911事件二十週年,許多國際媒體陸續推出相關的回顧報導,談論這些「被留下來的人」如何回憶並轉化失去摯愛的苦痛與難以釋懷。其中,大西洋雜誌的特約作者Jennifer Senior的親人與其中一位罹難者Bobby McIlvaine熟識,得以有機會深入觀察、紀錄其親友在過去二十年以來的人生轉折。

該篇獲獎文章的標題叫做「鮑比・麥克文(Bobby McIlvaine)留下了什麼」,副標題則是:「自911至今的二十年間,悲痛、陰謀論和一個家庭對生命意義的追尋」。故事從鮑比遺留下來的日記本內容作爲開端,裡面有他的慾望、挫折,還有對生活與未來的想像,而在悲劇發生後,鮑比的父親爲了走出傷痛,將一部份的日記分送給兒子的親朋好友。

“Life loves on.”

鮑比在日記中寫下的這三個字成爲了家族的座右銘。即便沒有人能真正理解這句話代表的意義,但從此之後,鮑比的母親總是戴着一條刻有這句話的銀手鐲,父親則是用刺青的方式記憶兒子。

圖/911 Living Memorial

……9 月 11 日之後,那些與鮑比關係密切的人都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發展。海倫(鮑比的母親)抑制住強烈的悲傷,避開了她多年來購物的同一家超市,這樣一來就沒人會問她過得怎麼樣。傑夫是鮑比唯一的手足,他不得不自己克服身爲倖存者的罪惡感。至於老鮑比,則把他兒子的死當成是一場懸而未決的謀殺案,成了911的陰謀論者。

作者甚至找到了跟該家庭決裂、曾經與鮑比論及婚嫁,後來結婚生子的前女友。她向作者表示,當她和丈夫吵架或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憤怒時,她有時會想着,如果一直和鮑比在一起,人生將會是什麼樣子。

回憶起鮑比,以及鮑比逝世後的日子,每個人的感受與記憶都不同,作者透過優美的書寫,將罹難者家屬面對重大創傷時刻的多種面貌記錄下來——有時大家幾乎都忘記了事實,但對逝者想念跟愛的記憶還是不斷從此延伸。

圖/911 Living Memorial

▌七號選讀:土爾沙「黑人華爾街」大屠殺100週年

編輯七號則是挑選解釋性報導(Explanatory Reporting)中,與非裔種族議題有關的遺珠之作:由《華爾街日報》在2021年5月底,針對「土爾沙大屠殺」(Tulsa Race Massacre)事件100週年的系列回顧專題。

土爾沙(Tulsa)是位於美國中部的奧克拉荷馬州,許多非裔美國人聚集、居住的一座城市。在屠殺事件發生時,由於當地的石油資源帶動經濟快速發展,因此在美國種族觀念仍十分保守的1920年代,就已經出現許多從事如金融業、律師等,被歸類爲精英階層的非裔美國人,這也讓土爾沙有了「黑人華爾街」的稱號。

大屠殺事件起因於1921年5月底,在土爾沙一家百貨公司中,一名非裔美國人在電梯內,與該百貨的白人女性員工疑似調笑的過程中,伴隨着尖叫聲,雖然在場的衆人並不清楚實際的狀況,但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時常將類似的情況,聯想成「黑人要侵犯白人女性」,進而引發白人社羣的強烈焦慮感,並呼籲警方將其逮捕。

儘管女性員工表明,兩人之間並未發生任何問題,也不需向其提出告訴,然而認定該名女性遭到「威脅」的白人羣衆,情緒越發高漲,發起了要「動私刑」的行動。在5月31日至6月1日期間,許多白人帶着武器上街,破壞公共設施,並針對性地攻擊非裔經營的店家、企業,甚至毆打路上的非裔人士,爲求自保,非裔社羣也開始武裝,雙方的衝突升溫,變得越趨激烈。

圖/維基共享

根據後來該事件的調查報告,當時有近千人輕重傷,300人死亡。在事件結束後,雖然被定義爲「白人針對黑人的無差別攻擊」,但相關的受害者並未獲得任何補償,即便過了百年,這件歷史屠殺事件仍未獲得「解決」——加害者沒有受到司法制裁,而從未有一任總統針對此事,代表政府道歉。

在《華爾街日報》本此獲獎的系列報導中,對比經過百年後,土爾沙從建設、物價指數、家庭所得到醫療資源等變化,將昔日「黑人華爾街」如今的樣貌呈現在衆人面前。

當中更有追蹤當地的非裔家庭發展:由於許多黑人菁英在事件中重傷、喪命,他們所經營的企業與店家不只被毀,其後代更難以在經濟上再次立足;有些家庭更在經歷屠殺事件後,每況愈下,陷入貧窮的困境中。

透過古今對比,呈現出土爾沙時空交錯地相互呼應,有些年事已高的倖存者,持續出席每年的紀念活動;有些後代子孫想重拾祖父母的事業,把曾有的榮光帶回城市。《華爾街日報》卻也在調查中,得出令人傷心的結論:當地如今處於相對經濟弱勢的黑人族羣,或許是在100年前的這場衝突,就註定他們難以翻身,而歷史傷痛並未癒合,美國種族問題仍然是如火種一般,時常被點燃、演變成激烈對立與衝突。

圖/維基共享

▌慧儀選讀:印度疫情下的特寫攝影

編輯慧儀在本次普立茲的特寫攝影獎(Feature Photography),注意到獲獎團隊的其中一位攝影師,是於去年(2021)前往阿富汗進行採訪期間不幸喪生、《路透社》的西迪基(Danish Siddiqui),此位攝影師過去也曾因爲拍攝羅興亞人而獲得普立茲新聞獎。

這次得獎的系列照片是有關於印度的疫情。在去年上半年,印度的疫情每天不斷創下高峰,也看到該國醫療體系趨近崩潰,更出現因火化不及而放置在路上的遺體等慘況。在當時轉角國際撰寫的深度文章內,使用的照片就是由Danish Siddiqui所拍攝,尤其是露天火葬場的照片格外令人印象深刻。

編輯慧儀表示,會注意到此係列照片背後的攝影師,是直到2021年8月美軍從阿富汗撤退、阿富汗被塔利班拿下來之後,看到《路透社》一名前線攝影記者不幸喪生,特地去找了該名喪生攝影師的身份,才發現Danish Siddiqui過去曾拍攝過羅興亞的照片,也曾記錄下令其印象深刻、有關印度疫情的照片,以及阿富汗前線戰爭的影像畫面,在當時在內心對於這名攝影師產生了微小的連結感。

過去,編輯慧儀通常比較注意報導中文字記者的名字,但現在在看新聞圖片時,也會特別留意是由哪位攝影師所拍攝。

路透_Danish Siddiqui SEARCH Pulitzer India Pandemic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賴昀選讀:逃離集中營的維吾爾女性

在圖像報導與評論(Illustrated Reporting and Commentary)獎項,編輯賴昀挑選了《Insider》的作品,以漫畫的形式,描述一名原本住在烏魯木齊維吾爾的女性,從生活逐漸被中國政府監視控制,到被關進集中營、離開集中營後想逃離中國,卻遭到政府處處刁難迫害,最後終於到達美國的過程。

該部作品的構圖與色彩雖然簡單,編輯賴昀卻認爲非常具有感染力,完全地像讀者傳達主角的痛苦和害怕,對她來說,以漫畫來呈現一個人的故事,有時比起文字更直觀,也更具衝擊性。

去年的普立茲國際報導獎同樣也有頒給揭露維吾爾集中營的報導,而今年除了得獎團隊的傑出表現之外,相關議題仍然受到普立茲獎的關注,也傳達出對維吾爾人權的持續關心。如今維吾爾人被迫害的報導,在數量上已經相較2019年,初揭露集中營存在時減少許多,《Insider》的這篇圖像報導得獎,再次提醒世人,維吾爾的悲劇還沒有停止,還有無數的母親被迫跟孩子分離,無數的女性被強迫絕育,無數的人遭到暴力對待和殺害。

圖/How I escaped a Chinese internment c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