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榮/美國政府關門背後的談判角力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社

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擅長國際政治、國際衝突談判理論,經營「劉必榮國際新聞評論」粉絲團

從去年12月22日開始到現在,美國聯邦有25%的單位已經停擺20天了,80萬聯邦僱員拿不到薪水,開始放無薪假。原因是美國總統川普要求預算法案中加上57億美元在美墨邊界築牆經費,否則拒不簽字。民主黨控制的衆議院強烈反對,雙方僵持不下,4分之1的政府單位因此拉下了鐵門,川普原訂要去瑞士達沃斯參加世界經濟論壇的行程也取消了。

1月8日晚上,川普對全國發表演講,以國安問題向美國人民進行訴求,希望國人能支持他在邊界建牆政策,讓他兌現競選的諾言。大家本來擔心川普會不會任性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然後動用軍方的經費建牆。後來還好沒有。只是10分鐘的演講講完之後,民主黨國會領袖立刻斥之滿口謊言,表示老弱婦孺擠在美墨邊界,怎會構成國安問題?民主黨一定會扮演好制衡行政部門的角色,阻擋川普絕不妥協。

1月9日,參衆兩院民主黨領袖到白宮跟川普談判,沒想到雙方一言不合,川普一拍桌子,表示再談下去也只是浪費時間,起身走人,留下民主黨人一臉錯愕。這樣的僵局最後會怎麼解?以川普的個性,誰也猜不準。但是雙方角力的過程,所用的談判技巧,倒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參考的地方。

首先這場博弈是誰跟誰在談判?我們常講「府會之爭」,但是共和黨國會議員不認爲是這樣。他們認爲是「川普與民主黨國會議員」之爭,和共和黨議員無關。所以民主黨議員自己應設法與總統達成協議,不要扯進共和黨議員,甚至造成共和黨分裂。

民調的反應也呼應了這個看法。根據1月8日的一份民調,受訪者中只有5%認爲共和黨衆議員該爲政治僵局負責, 47%認爲川普該負責,33%認爲民主黨衆議員該負責。另一份民調顯示,51%的美國人認爲川普該爲政府停擺負責,但是共和黨員中,77%支持川普提出建牆經費的要求。這當也是川普堅持立場的原因。

跟誰談,是「人」。下面看「事」:談什麼?

首先,民主黨爲什麼反對築牆?民主黨籍衆院議長裴洛西說築牆是「不道德的」。但是一些民主黨議員不敢用這麼強烈的話,怕這樣的批評會離間選區內有共和黨傾向的選民。所以他們只敢說建牆「沒效果」,或者應該有更有效的方式來增進「邊界安全」。而既然民主黨內對「牆」的看法仍有歧見,所以他們在戰略上就避開「牆」的討論,改把訴求的重點擺在「政府停擺」所造成的混亂、不便、以及老百姓生活所付出的代價。

川普則想把民主黨拉進「牆」的討論。所以他在1月6日就提出,民主黨人若不喜歡水泥牆,可以改用鋼鐵柵欄。希望拋出這個點子,可以把辯論焦點轉回到牆的上面。果然,一位衆議員就表示川普的講法是一種進步。但話剛一講完,就被黨團又拉了回來,告誡他別中計,還是把焦點擺在政府停擺的衝擊吧。

川普原本的談判策略是「整批交易」,就是在預算法案中「夾帶」建牆的經費,打一個包,要就全要,不要就全部不要。民主黨的策略則是想把它拆開,變成兩件事。川普後來表示他也不是不能拆開來談,但是1月9日民主黨國會領袖到白宮談判時,川普問裴洛西:「如果我讓政府重新開張,30天之內你們能通過邊界安全法案,其中包括了建牆或鋼鐵柵欄嗎?」裴洛西說:「No」。川普說:「那就再見了。」

川普用的戰術,是議題的「掛勾交換」,我給你A,你就給我B。但是民主黨不願意。有溫和的共和黨參議員提議,可以用「雙軌平行」的談判:先開放政府,「同時進行」邊界安全的談判(但是沒有事先的承諾)。川普反對,表示如果不先講好,一旦政府重新開門,民主黨就不會給他建牆的經費了。

還有議員主張,雙方應轉化議題,跳出築牆的框框,提出一個更宏觀的計劃。同意給川普的經費也不是57億美元,更多的250億。其中包括築牆的經費,以及川普對兒童非法移民永遠保護的承諾。但是川普也沒有興趣。於是這些議員跑去找川普女婿庫什納,希望能透過第一女婿去影響川普。但到目前爲止也沒見到結果。

民主黨應化被動」爲「主動」

還有民主黨議員主張,「整批」預算法案通不過,那就把它拆開來一個法案一個法案表決。先設法讓財政部開張,然後農業部、都發局、內政部,一個一個讓他們恢復運作。但是這些法案光是衆院通過沒用,還必須參院也通過,而參院掌握在共和黨手裡。共和黨參議員已經表示,川普不同意的法案,他們也不會通過。於是參院民主黨議員又想到,可以在預算之外的其他議題上阻撓立法,給參院共和黨議員壓力,逼他們非得跟民主黨一起解決預算僵局不可。這纔有前面共和黨參議員講的話:這個衝突是民主黨議員和川普的衝突,你們自己去解決,別把我拉下水

也有美國媒體表示,民主黨如果要談判,必須先確定自己在邊界安全問題上的主張。能夠在建牆之外,提出一個可行的對案,這樣纔有談判的起點。如果只是反對建牆,只表示建牆的經費應當有更聰明的用法,但卻提不出自己邊界安全的具體政策,談判將無從談起,也會讓自己變得被動。

現在美國的狀況好想就是這樣。民主黨剛剛重掌衆院,對着川普磨刀霍霍,但選擇的第一個交戰議題「建牆經費」,卻讓自己陷入泥淖。也許這不是一個正確的開局戰略,但既已出手,又不能這樣無疾而終。如何找到一個解開僵局的談判方式,讓彼此有面子下臺,是民主黨國會領袖的重要功課。

同樣的,對川普而言,面對民主黨掌握衆院的嶄新政治環境,這一政治僵局也是他與新衆院的第一次交手。川普自詡談判高手,如何在這問題上展現收放自如的彈性,是他的考驗,也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熱門推薦》►中美元首會談:鴻門宴?軟着陸?►「川習會」難一錘定音

►看更多【劉必榮】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