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財引資 彭金隆:現在時機對了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常替企業解決難題,被稱爲保險業的智囊王、點子王,也是市場視爲對金融業「最友善」的主委。(鄧博仁攝)
行政院近期推動「兆元投資計劃」及「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接受《中國時報》專訪表示,不論是從保險業財務需求、避險成本、臺股指數或國際能見度方面來看,都是好時機。他提出「留財爲主、引資爲輔」方針,如公共建設證券化,降低政府籌資、舉債壓力;推動證交所雙掛牌、金融特區等策略。
彭金隆表示,過去一段時間,臺灣利率太低,保險業爲了保持獲利而將資金外移,不過隨着避險成本墊高,利差幾乎被成本啃得差不多了,資金外移獲利已經不如以往,加上將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ICS)對資本要求、幣別不匹配的保單資本計提壓力大,因此保險業所賣的臺幣保單就會希望投資在臺幣資產上。今年上半年臺灣保險公司資產即增加了1.3兆元。
近期財經內閣積極推動引資回臺政策,行政院的兆元投資計劃由國發會主導,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有別於過去的做法,先找保險公司承諾可投資資金、國發會藉由平臺來提供案源。彭金隆指出,案源上除過去的促參、BOT,未來可以有許多觀念引入,如有穩定現金流的公共建設證券化。他舉例指出,像是電廠、高速公路等都會產生穩定現金流,可包裝成投資標的,政府就會有一筆收入再轉投資其他公共建設,免再籌措財源或一直舉債。
立法院正在修正《投信投顧法》,公建證券化就有法源依據,彭金隆表示,期望下會期三讀通過後,現有的光電廠等就可規畫,很快就有產品推出。而壽險業可投資專案與公共建設金額上限爲3.2兆元,目前只投資約1000億元,顯示保險業還有相當的投資空間。
擘畫臺灣成爲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上,彭金隆表示,未來不同等級投資人,可買不同的金融產品,例如一般投資人可能就買股票;但專業投資人可承受較高的風險、賺取更高的報酬,可投資如私募股權基金(PEfund)等。
策略上,可強化國內私人銀行,目前38家國銀已開放12家銀行可以辦理高資產理財業務,未來繼續增加家數或擴大業務。另外,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研擬增加上市櫃公司的籌碼,與其他國際交易所合作「雙掛牌」,據知證交所證擬與東證所接洽互掛。
彭金隆指出,創投公司、金融機構可以發掘更多可投資公司、金融商品成爲國際可投資標的,在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IU(國際保險分公司)銷售產品,並且與沙盒實驗結合,形成「金融特區」。「金融特區」可以是虛擬也可線下,概念如高雄自貿港區、過去的加工出口區,「境內國外」概念,規畫一個空間,讓國際投資者在不影響到臺幣匯率前提下自由地在臺灣理財。
彭金隆強調,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不是模仿新加坡,而是以「留財爲主、引資爲輔」,有錢人只要願意保留一部分財富在臺灣就可以了,只要臺灣留住自己的財,就可以吸引外國部分資金在臺灣投資,如此就能做很多事情。
外界質疑,「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一直是臺灣的目標,卻從未實現。彭金隆自信地表示,「過去做不到、不代表未來做不到,臺灣很有潛力,過去大家也沒想過臺股可上24000點、70兆元的市值,國際能見度前所未有,金融市場也很期望有一個新的號召,讓業者可以成長,而現在時機對了,何不試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