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山下各族兒女守望相助
原標題:六盤山下各族兒女守望相助
□ 本報記者 申東 朱雨晨
8月10日,“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主題宣傳“塞上江南寫新篇”集中採訪活動寧夏固原站結束了,在兩天的採訪中,固原市帶給《法治日報》記者的是絲路重鎮各種文化不斷融合書寫的厚重歷史,是炎炎夏日氣溫不超過28℃的清涼舒爽,是當地幹部羣衆對黃土旱塬水塔——六盤山的堅定守護,更是六盤山下115萬各族兒女的守望相助。
綠水青山引來八方遊客
採訪中,記者聽到最多的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六盤山,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綿延200餘公里,面積達90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爲61.2%,涇河、清水河、葫蘆河均發源於此,是這一地區的天然水塔。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六盤山造林人一代接着一代幹,一道綠屏築到底,以汗水澆灌,用雙手染綠荒山枯嶺。
地處寧夏南部、六盤山西麓的隆德縣,有着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地理區位和生態氣候等旅遊資源優勢,是西北地區久負盛名的千年古縣。
隆德縣新和村是六盤山下的避暑勝地,這裡海拔2200米,夏季氣候涼爽,白天最高氣溫只有28℃,夜間氣溫在15℃左右,夏季氣候溫涼,整個夏天的舒適期約有100天。近年來,新和村推出房車露營基地等旅遊新業態,每年吸引數千名戶外旅遊愛好者前來遊玩。不少遊客在村子裡一住就是半個月,暢享休閒觀光、清涼旅居的好時光。
2023年,隆德縣共接待鄉村旅遊遊客158.64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16億元。
藉助綠水青山,隆德縣按照“以文促旅、以旅促融”思路,依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等載體,推動打造“旅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合發展新名片。
產業發展帶動共同致富
與隆德縣山水相連的西吉縣是有名的馬鈴薯之鄉,憑藉自然資源優勢,西吉縣馬蓮鄉發展早熟馬鈴薯產業,以產業帶動各民族羣衆共同致富。
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馬蓮鄉村民蘇發強今年自己種了3畝溫棚,又租了別人兩畝溫棚。他告訴記者,6月上旬上市的馬鈴薯給他帶來了4萬多元的收入。
馬蓮鄉黨委書記張志高說,馬蓮鄉的馬鈴薯市場銷路好,主要是因爲當地水好土好、無污染,晝夜溫差大,產出的馬鈴薯個大飽滿、澱粉含量高,口感軟糯香甜,再加上早熟品種打市場時間差,一上市1公斤能賣到6元,帶動119戶種植戶每戶增收5萬元。
在彭陽縣白陽鎮茹河街社區扶貧車間,縫紉機的轉動聲不絕於耳,工人熟練地操作機器,爲揹包鎖邊、裝拉鍊。“2022年9月,我們引進廈門泉祥包袋製品有限公司,爲移民羣衆提供了穩定就業機會,以產業發展爲紐帶,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茹河街社區黨支部書記吳天德說。
茹河街社區成立於2018年8月,有居民3719戶13726人,其中勞務移民798戶2994人。針對移民羣衆就業渠道少、門路窄的問題,社區整合多方資源和資金,打造幫扶車間,帶領移民羣衆進車間穩就業、促增收。“幫扶車間穩定吸納100餘人就近務工,爲部分時間較爲靈活的‘寶媽’提供工作。”吳天德說。
在扶貧車間工作的馬小花每個月收入3000元左右,她告訴記者:“家門口工作相對比較輕鬆,讓我在照顧家庭的同時也能有一份不錯的收入。”
移民羣衆缺乏創業意識和能力,一時融入不了城市生活,是社區治理的難題。茹河街社區堅持服務理念,探索身份、職業、習慣、思維、情感“五融入工作法”,做好移民產業、就業、社會融入3件事,幫助300餘名移民羣衆就近上崗,落實轉移就業960人。同時,通過宣傳教育,幫助移民羣衆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引導移民羣衆自覺遵守市民公約,提升居民對城市大家庭的認同感、自豪感、榮譽感。
在社區廣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等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各族羣衆在這裡休閒健身,民族團結、和諧向上的氣息撲面而來。
“我在這裡住了7年,鄰里之間越來越和諧,誰家有事大家幫,在這裡住得舒適又安心。”居民王曉玲說,她經常參加社區組織的傳統節日活動,不僅豐富了文化生活,還加強了各民族之間團結互助。
行走的思政課走了29年
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紅色基因,是固原市魅力所在。
“這裡有名揚中外的詩詞《清平樂·六盤山》,有載入史冊的將臺堡紅軍勝利會師,有被傳爲佳話的‘單家集夜話’,有建立紅軍‘騎兵第一連’的青石嘴戰鬥,有‘走好新的長征路’的偉大號召。”8月10日,在固原市第二中學,校長何成江這樣介紹固原。
今天的青少年如何繼承革命遺志,發揚長征精神,勇擔歷史使命?固原二中學子選擇走出課堂“小天地”,走向社會“大課堂”。從固原二中到彭陽縣任山河烈士陵園,全程54公里,其間需要翻山越嶺,徒步的艱辛可想而知。而這段徒步祭奠革命英烈之路,固原二中師生已經走了29年。
千百次苦口婆心的說教,不如一次刻骨銘心的行走。固原二中“行走的思政課”讓學生懂得尊重革命英烈,傳承紅色基因,也讓各民族同學在互相幫助中團結一心,結下深厚友誼。(申東 朱雨晨)
(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