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迢迢》大結局衛昭完全可以不死!因爲思維侷限,他沒有做到

古裝劇《流水迢迢》點映已經大結局了,這部劇雖然融合了更多的古裝劇元素,但和其他古裝劇,包括《慶餘年》《長相思》等相比,在劇情上還是停留在同一個層面。

古裝劇的結構,基本可以概括爲四大元素+兩個世界。

這四大元素分別是:

第一是朝堂爭鬥:也就是在一個虛構的古代國家裡,皇室內部之間、皇室與諸侯之間、皇室與大臣之間,大臣與大臣之間,大臣與諸侯之間,爲了權力而縱橫捭闔,結局往往是正義爲民的一方聯合起來,最終取得勝利。

第二是國家間爭鬥:各個虛構的國家之間,爲了領土打來打去,一個國家與另外一個國家的內部勢力之間,也存在錯綜複雜的關係。

第三是江湖恩怨:江湖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存在,江湖各門派就是一個小國家,門派內部和門派之間,也存在着複雜的關係和矛盾。

第四是愛情糾葛:男女主之間往往身份懸殊、遭遇困難,但最終能夠克服一切障礙,走到一起。

同時,男女主的愛情往往會陷入複雜的關係和矛盾之中,彼此產生誤解,從而使愛情線曲折迴環、跌宕起伏。不過,最終結局還是會和上面一樣。

兩個世界分別是人間和仙境,上面四大元素組成的故事,如果發生在人間,就是古裝劇,如果發生在仙境,就是古裝仙俠劇。

還有,古裝劇中的角色,不是帝王,就是大臣;不是才子,就是佳人。角色本性不管是善良的,還是險惡的,但幾乎都人人精通權謀,善於做局和破局。

從爭鬥和權謀的角度,古裝劇其實就是權謀劇,無論各種元素如何組合,內部關係結構如何複雜,都永遠停留在同一個層面上。

古裝劇中很少有勞動者,很少有科技工作者,很少有有價值的思想,因此無法爲觀衆提供認知升級,幫觀衆拓展視野的深度和廣度。

就是因爲這樣,古裝劇看多了,觀衆很快就疲憊厭倦了。

對於古裝劇來說,只要明白了其中內在結構和構築原理,一部古裝劇,就是所有的古裝劇。劇情看起來似乎不一樣,但內在的模式,卻幾乎沒有什麼不同。

還有,每一步古裝劇裡的矛盾爭鬥,也都是同一層面上的內卷。

內卷的根源是創新能力的枯竭,要突破內卷,只有科技創新和層級躍遷。所以說,古裝劇的出路,在於現代化和科幻化。

古裝劇是一個巨大空間,可以容納各種奇思妙想,而不會有任何禁忌,美輪美奐的古裝和意境,要是再融合現代科技和科幻元素的化,古裝劇纔有可能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面,而劇情也從橫向的爭鬥,提升到高層級帶領低層級不斷向上躍遷。

《流水迢迢》大結局前,不少觀衆迫切希望劇組能改原著,給江慈和衛昭安排一個圓滿的結局。

但是,當時的衛昭,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只有和大椋皇帝謝澈同歸於盡這一條路。要是衛昭殺了謝澈而自己還活着的話,太子他們無論如何也要找到他、殺死他的。

因爲太子他們,爲了自己所謂的合法性和正統性,就算他們心裡也希望謝澈死,也會打着爲謝澈報仇的旗號,殺死衛昭。

所以,衛昭擺脫自己必然結局的辦法,只有遠離大椋、月落、尉國這片土地。而要遠離這片土地,只有出海去尋找新大陸,或者駕駛飛船去月球。

去月球,衛昭可能辦不到,但是造船出海遠渡大洋去尋找新大陸,以衛昭的實力,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說,認知升級、視野躍遷、科技創新,纔是改變命運結局的法寶。衛昭因爲思維侷限和視野狹窄,太可惜了。更可憐江慈一個人帶着回憶和孩子,孤身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