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性仁/中國對外策略 終歸強化自身實力
即使中美貿易戰看似一場無止盡的競賽,美國對臺軍售引發大陸反彈,美方對中國一直以來在南海島礁部署及推動軍事化,以及對臺外交打壓與軍機繞島等一連串的動作感到不滿,甚至引發美國國內對於中國質疑之聲浪再度高漲,各種慣用的諜報及駭客等技倆也再度成爲話題,制度及意識形態之爭幾乎是一條中美博弈無限期的道路,臺灣及國際似乎難以避免成爲長時期被捲入的對象。
然而我們卻看到中國仍舊迴歸本質,便是在於自身的實力,與其改變他人不如改變自我,在既有的戰略定力及方向的指引下,保持可操作的彈性空間,中國變得更加自信與成熟。
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一場東北的考察行程上指出,國際上,先進技術、關鍵技術越來越難以獲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上升,逼着我們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這不是壞事,中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當前,中國正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一帶一路,正是裝備製造業大有可爲之機,要繼續練好內功,繼續改革創新,確保永立不敗之地、永遠掌握主動權。
習近平總書記這番談話,首先,對於整個大勢認識的十分清楚,國際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講究的是實力,強調的是利益,面對每個國家及地區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考驗下,既然不能決定對方,倒不如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實力,這需要靠大陸內部上下一心團結,充分認知外在環境及形勢的險峻,對於四個自信的確定,必須深信不疑。
其次,兩個一百年的目標清楚,問題在於能否達成;各項一帶一路及亞投行等都已上路,剩下的難處及挑戰就是方法究竟應當如何解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大陸本身的技術及人才上必須升級,不斷創新及研發,這是一項自我克服的工作,或許可以說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
再者,任何機會的把握及掌握主動權恐怕是外界最需留意的焦點,習近平在談話中提到要把握優勢,乘勢而爲,做強做優做大,當中國正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一帶一路,繼續改革創新,確保永立不敗之地、永遠掌握主動權,這點恐怕是美方及臺灣方面必須注意的,中國要掌握主動權的前提就必須要洞燭機先。
美方仍將中國視爲競爭者
就臺灣方面來說,倘若一味的發展美臺關係,加強美臺軍事合作,聯手對付中國,一來必然引起大陸當局更大的反彈,運用可以運用的籌碼和工具進行更強的反制,二來倘若臺美共同對付中國,恐怕不利於兩岸關係的開展,更嚴重者將美國一併拖下水。
就美國方面來說,實不應停留在過去冷戰思維,美國如果實力保持第一,就不需要擔心中國挑戰或超越,更不需要針對性那麼明顯,倘若仍將中國視爲「戰略競爭者」與「修正主義強權」,最後必然落得兩敗俱傷,得不償失。
總之,今日的局勢重點在於念,如果思維不能調整,觀念不能深化,中美仍將進行一場無限期的長期波斷式的競爭,當美方若無法理解爲何大陸不斷強調不介入及干涉任何國家的制度及生活方式,背後避免霸權及威脅的思維是非常清楚的,而對蔡政府來說,或許馬政府時期的策略可以作爲參考的依據,必須時刻認清大陸對外策略的變與不變。大陸當局看似已經充分認知,最好對外策略的迴應就是強化自身的實力。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