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後,最好不要回來了!
今天聊一個選擇的話題,留學後,到底要不要回來,在這裡,我想給一個鮮明的答案,出去後,就不要回來了,特別是男生。
爲什麼建議大家留學後不要回來了?我今天聊三個點,僅供參考!
一、國內真的太捲了
國內真的壓力太大了,太捲了,每個階段都好像是你關鍵的一生一樣小孩子壓力大,成年人也壓力大,你的每一步好像都不能走錯,不能試錯,你像機器一樣,被一臺大機器攆着向時代的浪潮滾滾東流。
你幼升小很關鍵,家裡人已經開始給你報好各種補習班了。你小升初又很關鍵,不能落後在起跑線你高考又特別關鍵,沒個好點牌子的大學你怎麼就業,怎麼爭取資源?你畢業後又很關鍵,你發現找工作也難,和學習不一樣,又是一個體系,參考的標準不一樣了。你這些都抗過來了,發現婚姻又很關鍵,家裡開始莫名其妙的開始催你結婚。你是要門當戶對,還是要跨越階層,還是要扶貧,這又是個關鍵。在國內你每一步都好像不能錯一樣。結婚後,要小孩你又很關鍵,畢竟生了你得好好養,爲他們教育又開始鞠躬盡瘁。
國內的一生,都是爲別人而活的一生,小時候,大人爲你而活,說你長大就好了,你畢業就好了,你上岸就好了,你找到工作就好了,你結婚就好了,你買房就好了,你有孩子就好了。然後開始重複。每個人和設定好的一樣,你謹慎的開始質疑,想要不合羣,會有人跳出來用其他理由框死你,質問你,綁架你,讓你妥協。
這不對啊,人不應該是個人嗎?先爲自己而活,再影響其他人嗎?
真的,如果你不是卷的體質,你自己容易被洗腦,建議不要回來,在這裡你會無限被同化。然後爲了鋼筋混凝土,無限循環,不能出錯,不允許休息。一直和別人在比,但資源又是有限的。
你學學澳洲人,人家不慣着資本,自己過自己的,土澳土澳,人家沒有被裹挾那一套。澳洲是中國男人該主要學習的對象,真的,大家可以多去了解下。
二、到英國後,拒絕被物質綁架
我覺得留學生們已經受到了高質量的教育了,很多東西其實看的已經很開了。很多順着你洗腦的房子車子票子,不應該是你困惱綁架你的東西了。
你得先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臨到老了以後,噓噓感慨,這輩子啥也沒幹成,淨是在還債一樣。而且即使自己已經如老龜一樣兢兢業業,仍是被各種不理解。孩子的不理解,家人的不理解,社會的不理解。你感覺自己永遠在順應這個時代,不敢停留下來。
你不敢說走就走的旅行,你拾不起自己的愛好,你甚至不敢說自己不要結婚,不想生小孩,否則一堆家人的道德buff會感化你。
到了英國後,人家沒人管你,你只要管好自己。說實話,沒有房子車子,一個人想生活下來,真的太輕鬆了。你真的沒有那麼多開銷。而現在國內多少人是負債的?別看表面都很光鮮,其實都是加了槓桿了。行情不好,很多中產富裕家庭也能返貧。
一個人,說走就走的旅行,不想工作,也可以領個低保瞎混着。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想工作了,又可以支棱起來,想學習了,40歲也不算老,可以繼續讀碩讀博。結婚,一定要考慮異性的嗎?人生一定是要有定數的嗎?用什麼來定義成功?
國內因爲物質蓬勃發展,物質功利的厲害,成功的定義大多就是你多有錢和你多能搞錢。但不是每個人在這個方面都厲害的,有些人性格就不同,但有些人會在自己的小領域和小賽道就能很厲害的。但國內不是,排開其他,各種打壓你,pua你,讓你沒有自信,讓你成爲賺錢的機器。
三、不回來是讓自己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留學本身就是給你更多選擇的機會,讓你選擇有不同的活法,去不同的服務器,感受別人的文化,見識更多其他生命的可能性。而不是被單一的東西給束縛住。
在英國留下來後,你可以和當地人一樣慢節奏下來,治癒你的焦躁不安,治癒你沒做好感覺自己很糟。這邊不這樣,這邊都會鼓勵你,哪怕形式主義的鼓勵,對國人來說,都是能燃燒起自信的東西。
我們可以在海外靜下來,看清自己是什麼體質,是內卷鬥士,還是躺平鬥士。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回來還是繼續留在當地。不回來不是不愛國了,而是不適應國內的環境,換一種活法了,心繫祖國是一樣的。回來的,也不一定就多愛國了,只是他們更適合這種環境,喜歡那種包圍感,喜歡在卷中找到自己的價值。都行的,只要自己想清了。
總了個結:當然,我個人建議是出來了就不要回去了,一是不要那麼捲了,多爲自己而活。二是人的大把時間沒必要都用於工作和用力的生活,太用力了,反而把自己弄的很不舒服。三是要學會適當的擺爛,適當的讓自己慢下來,錯了又何妨,不多錯幾次,怎麼知道什麼是對的。
人生沒有那麼多關鍵時刻,人最心安最心靜的時候,往往都是擺爛放鬆做着最傻最無意義事情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樣的自己有的時候挺好,你當然不會一直這樣下去,人本身是有曲線的,這樣一直下去你也會無聊。我只是覺得,留學生出去後,見識了其他海外服務器的生活方式後,可以適當的借鑑一點,形成適合自己的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