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舟記》:“柳舟”雖好,載不動,多少敷衍了事

◎北大獾

網絡文學及其影視改編,不僅擁有龐大的市場,而且成爲文學研究中蔚爲大觀的一支,被看作有別於主流文學的重要力量,可惜我一直未得其門而入。近來閒看電視劇《柳舟記》,若有所思,不妨趁便記錄一點由此及彼的感受。

令人牽腸掛肚的“催眠夫婦”

《柳舟記》講的是淮陽王崔行舟(張晚意飾)多年和以陸文爲首的仰山反抗組織對峙,雖是對手,卻也惺惺相惜。一日在山谷中發現了被挑斷手筋、命懸一線的陸文愛妾柳眠棠(王楚然飾)。柳眠棠重傷失憶,只記得自己未成婚的丈夫叫崔九,而崔行舟恰恰排行第九,於是柳眠棠誤以爲他就是自己的丈夫。崔行舟順水推舟,便假扮起她的丈夫,試圖引誘陸文出山,以便將其一網打盡。不想相處多日,柳眠棠的溫柔體貼、獨立不倚、一心一意,卻撥動了崔行舟的心絃,使其情根深種。另一邊,柳眠棠卻逐漸恢復記憶,陸文其實是柳眠棠的化名。她一邊向殘害自己的舊日同僚復仇,一邊在憤恨中遠離了崔行舟。不難揣想,此後自然是崔行舟無賴追妻,二人終成眷屬的段落。而《柳舟記》不限於此,又在最後加入了政治陰謀的戲份,二人同心,力挽狂瀾,終於攜手同舟,迴歸故里。

這部劇的別緻之處,自然是崔柳二人陰差陽錯下的極限拉扯。男女主角張晚意和王楚然本就俊俏出挑,更兼置身於古色古香的情境之中,並配以服化道與臺詞的雅緻考究,使得如我一般偶然進入的觀衆也能迅速被吸引,爲“催眠(崔眠)夫婦”的愛情牽腸掛肚。

因爲並非同步追劇,我甚至在只看到十幾集的時候,就已經迫不及待,每日睡前窩在被子裡,跳着追看最新情節,想知道二人何時才能破鏡重圓。直到第三十六集二人大婚,才終於放下心來,真是操碎了心。

狗尾續貂的權謀場面

如果劇集就此結束,也許可以較久地給人回味。可惜,偏偏還有最後四集。這四集的致命之處,不僅在於狗尾續貂,更在於將此前劇集中那些本來就缺乏感染力與合理性,觀衆不過因爲牽掛愛情走向才勉強接受的情節,提到了正面敘述的地位。面對如同兒戲的權謀場面,即便“催眠夫婦”的甜度再高,觀衆也難以被其催眠下去。

在愛情敘事以外,《柳舟記》着意表現的還有兩方面內容:一是女性自立、兩性平等的價值觀;二是包括多場戰役和最終陰謀在內的鬥爭。前者和劇情主線更貼合,而且古代的時間背景也提供了表現的便利。比如,如果女性在當前的都市題材影視劇裡倡導一夫一妻制,就缺乏感染力,而在古代,尤其是王侯之家,其抗爭就具有鬥爭性。抑或是如果今時今日有某公司提出高層中不能有女性存在,自然要觸犯衆怒,而在古代,提出女性也能經商的訴求,就體現出打破陳規的強力。因此,儘管情節設置並無巧思,也差強人意地實現了價值觀的傳遞。

然而,劇集對於後者,即古代權謀鬥爭的表現,其草率幼稚的程度卻讓人無法視而不見。回顧崔行舟的幾場勝仗:無論是藉助麻藥迷翻敵軍的戰馬,還是連續幾日示弱麻痹對手以後的突襲,都是較爲幼稚的手段。結尾更是毫無必要地以身犯險,而沒有被綏王殺掉,完全是劇情安排的需要。夫婦二人最後一場闖出監獄的動作戲,更像是將“刻意迎合”四個字直接寫在了屏幕上。

除了最初的設定帶來十足的新鮮感,《柳舟記》在整體上缺乏想象力,人物設定也較爲扁平。在男女主角以外,張弛飾演的趙泉,其靈動魅力來自演員自身。劉令姿飾演的賀珍,就已經給人單調之感。更別提常華森飾演的皇帝,永遠帶着溼潤的眼睛,一說及柳眠棠就要表情失控。這其實不是演員的問題,而是劇情本身的蒼白所致。只不過這種蒼白,一則掩藏在男女主角的個人魅力當中,二則也掩藏在從容不迫的敘述節奏裡,最初纔不顯得十分突兀。

然而,面對沒完沒了地宣讀聖旨,以及王侯將相氣勢十足卻始終說着家長裡短,觀衆的不滿逐漸累積起來。直到劇終,我已經忍不住想要追問:這樣“過家家”般的權謀戲,真的有人要看嗎?把講話的節奏儘量放慢,再加一點文言色彩,幼稚的情節就能夠顯得成熟嗎?

當劇集最初的設定逐漸失去推動敘事的力量,這個幻夢的世界已經左支右絀,以至於在最後幾集,男女主角的表演都因失去方向而做作起來。劇集刻意強調的價值觀也已蕩然無存:崔行舟那專寵小妾的姐夫貪贓枉法,崔柳二人卻教姐姐逞主母的威風,對小妾動刑以考驗姐夫的反應。古代權謀之術和現代價值觀的格格不入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精心計算”的編劇策略

作爲網絡文學的改編,《柳舟記》的動人之處在於編劇。作爲完整的藝術作品,《柳舟記》的拙劣之處也在於編劇。對此,製作方不會意識不到。如今的遺憾,恐怕也是“精心計算”後的結果。修改劇本,耗時太長,沒有必要。只要做工不差,設定動人,就能引人“入坑”。集數越多,收益越多,即便最後已經蒼白無力,反正觀衆已入彀中,剩下的只需訴諸觀衆的耐心罷了。

這種明顯的製作色彩,和別出心裁的設定一樣,都是網絡文學的特質。對於白紙黑字的網文,觀衆自然可以不求甚解,跳躍開去直奔誘人的設定。可是換成電視劇,情節的敷衍就顯得難以屏蔽。觀衆固然需要新鮮感,可是也未必願意爲了新鮮感,就接受制作方強買強賣地捆綁銷售。或許,製作方太精明,終使得《柳舟記》成爲難以吸引觀衆重溫的快消品。不過也許這種結果,本身也在其計算之中。倒是曾經被“催眠夫婦”打動的觀衆如我,顯得一廂情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