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電動車暴力崛起後 外媒曝慘烈原因 8成品牌恐消失
外媒估,2030年大陸電動車不到20家賺錢。(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大陸電動車暴力崛起,如海嘯般席捲全球,逼得歐美車廠節節敗退,但大陸汽車看似風光,內部也面臨殺價競爭的巨大壓力。諮詢機構指出,近2年大陸電動車陷入慘烈的價格戰,預計到2030年,大陸現有的137個電動車品牌,只有19個能實現獲利,換言之,將有超過8成的品牌退出市場,或搶奪較小的市佔率。
外媒報導,美國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數據顯示,過去1年,大陸汽車平均售價調降13.4%,但汽車製造商的平均利潤率卻成長1.5%,來到7.8%,意味着,大陸車企透過擠壓供應商利潤,並快速推出新車款,來削減成本。
大陸電動車價格戰已持續近2年,在殺價競爭中,衝擊部分車企的獲利。隨着比亞迪、特斯拉等龍頭車企爭奪市場主導地位,這場價格殺戮戰可能會持續下去。
艾睿鉑駐上海董事總經理Stephen Dyer表示,只有像比亞迪這樣的大企業仍有毛利率,價格戰還有進一步廝殺的空間。
艾睿鉑預計,到2030年底,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全球市佔率達到33%,而新能源汽車銷量市佔約45%。受到歐盟對大陸進口汽車加徵臨時關稅的影響,預估大陸車企在歐洲車市的比重從15%下調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