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如何找回年輕票?黨內:年輕人討厭說教「要找出他們感動的溝通方式」

民進黨青年部主任阮俊達(中)指出,年輕人比較反體制、反權威、討厭長輩說教,必須找出讓年輕人在意、感動的溝通方式。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伯東攝影

2024大選後,藍綠兩黨都聚焦檢討如何挽回流失的年輕選票,民進黨除調整黨務人事注入新血,黨內認爲,面對「後太陽花世代」,必須找出讓年輕人在意、感動的溝通方式,講出他們的焦慮、煩惱、悶及渴望。

民進黨這次總統大選陸戰、空戰齊發,開設YT頻道搶流量、全臺環島拼圖、南北大車掃催票,但仍被質疑整體選戰策略老套,忽略創新管道與青年對話。

尤其是民衆黨掀起「小草」熱潮,青少年族羣以自稱「小草」爲傲,成爲這次選戰一大特色。民進黨內認爲,民衆黨主席柯文哲瓜分了民進黨過去向來佔優勢的年輕選票,必須深刻檢討。

民進黨青年部主任阮俊達說,過去一年,許多外賓參訪民進黨時都會問,年輕人過去比較支持民進黨,爲何現在比較支持柯文哲。

阮俊達認爲,必須從現在年輕人的生命歷程來看,這次總統大選的20到24歲首投族年輕人,他們是西元2000年到2004年出生,這羣年輕首投族,一出生就是臺灣民主轉型成功、政黨輪替,從他們有印象以來,政黨輪替是自然不過的事。

他說,當民進黨在講民主與獨裁對決時,年輕人常會不以爲然,會覺得選柯文哲也是民主,選國民黨也是民主;正因爲民主才能做選擇,他們樂觀相信民主不會倒退,不會有介選,要有例如2020香港反送中等外部事件,纔會讓人想起,民主也可能不見。

阮俊達表示,這羣20到24歲的年輕人,出生時是陳水扁當總統,青春期開始關心這個世界,是蔡英文擔任總統;他們的人生歲月,民進黨執政比國民黨久,民進黨的包袱甚至比國民黨重。

阮俊達指出,年輕人比較反體制、反權威、討厭長輩說教,柯文哲以包牌式語言,讓年輕人聽到想聽的那一面,民衆黨就成了藍綠以外的第3種選擇。

他說,當民進黨在講抗中保臺、民主與獨裁、認知作戰,年輕人關心的是「我打工很辛苦、租房子租不好、機車路權沒有受保障,你有同理過我嗎?」

阮俊達說,必須用年輕人在意、感動的方式,講出他們的煩惱、講出他們的焦慮、講出他們的悶、講出他們的渴望,對「後太陽花世代」的論述要更新,至於要怎麼做,民進黨還在找方法。

另外,也有民進黨內人士點出,「相較於4年前蔡英文817萬票,這次少掉的200多萬票,真的只有年輕票流失嗎?」

民進黨內人士認爲,不管針對年輕人、中產階段、公民團體與社會運動團體,都要持續對話溝通,「不是隻有溝通跑掉的選票,而是整個臺灣民衆」。

民進黨新任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未來要透過政策形成的過程、結果、通路3面向補強,甩開菁英包袱,廣泛嘗試不同通路,接觸各階層類型族羣,理解民衆的需求,進一步協助政府調整政策、與人民溝通。

王義川認爲,民進黨每個政策都會跟年輕人有關,要嘗試用新的方法,找到現在年輕人想要的課題,政府擬出對策後,找到年輕人熟悉的通路溝通。

近來與年輕人溝通的通路,成爲民進黨內討論話題,尤其是黨主席賴清德開通Threads(脆)帳號,綠營掀起一股熱潮。

民進黨新媒體中心主任詹賀舜認爲,重點在於內容而非通路,以競選影片「在路上」來說,同樣放在FB、YT、IG,還是被分享;重點在於內容,哪種內容是社羣平臺使用者想要知道,用何種方式講出來能淺顯易懂,願意聽、聽完還願意分享出去,這纔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