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揭碳排大戶減碳龜速 點名臺塑、臺灣美光表現最差
綠色和平今發佈「氣候行動警示燈:臺灣20大排碳大戶的氣候責任」報告。記者胡瑞玲/攝影
4月起民生用電全面大漲,綠色和平今發佈「氣候行動警示燈:臺灣20大排碳大戶的氣候責任」報告,點名包含臺積電等20大排碳大戶的減碳及綠電龜速,尤其ICT產業的臺灣美光及傳統產業的臺塑表現表現最差,綠色和平指出,若排碳大戶不即刻投入再生能源自發自用並提高使用佔比,未來臺電虧損恐不減反增。
該報告盤點臺灣前20大碳排放企業,包含ICT產業的臺積電、羣創、臺灣美光、友達、聯電;傳統產業臺塑化、中鋼、中龍鋼鐵、臺塑、臺化、中油、南亞、臺泥、長春石化、亞泥、大連化工、長春人造、正隆、中石化、榮成等,並針對減碳目標及進度、再生能源目標及佔比、生物多樣性、綠領人才等6大項目來評比。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徐祥誠表示,分析結果顯示,ICT產業再生能源發展空有目標,進度卻嚴重落後,而傳統產業則是連再生能源目標都沒提出; 根據計算,當前20大排碳大戶於每年營利超過新臺幣1兆元4時, 也造成高達約新臺幣7762億元的環境外部成本。
報告內容指出,ICT產業的碳排放逾8成來自電力使用,但整體再生能源使用比率極低,導致總碳排不減反增;儘管臺積電、友達、聯電都有承諾RE100目標,但除臺積電外,其他企業在2022年實際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均低於0.2%,其中又以臺灣美光表現最差,對再生能源沒有任何使用進度及目標規畫,友達與羣創雖建置大量再生能源卻躉購給臺電,並非自發自用。
傳統產業雖已訂定中長期減碳目標,但具體減碳進度難以達到「抑制全球升溫至1.5°C」,且幾乎沒有傳產企業提出明確再生能源目標,更沒1家企業再生能源使用比率超過0.7%,甚至有9家企業在2022年完全沒使用任何再生能源。
綠領人才培育及生物多樣性保育部分,超過5成企業缺乏承諾或行動,僅有臺積電、臺泥定期進行相關監測與保育行動;而其他企業普遍對綠領人才培育重視度不足、缺乏充分內部訓練、技能培訓或外部合作,導致企業在淨零轉型過程中出現人才缺口、成爲企業風險。
綠色和平提出3項氣候行動,包含ICT產業儘快投入綠電自發自用、提高再生能源使用;傳產須制定再生能源目標並加速轉型;排碳大戶應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育及綠領人才培育,另也呼籲企業儘快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就能降低電價調整、碳費徵收等企業外部風險,且投入再生能源也能減輕臺電虧損,減少排碳大戶用電由全民來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