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團訪清大 小笠原:希望中國學生也能看到臺灣民主

小笠原欣幸提到,抗議的學生拿「交流要平等,民主是前提」、「梅有自由,梅有交流」的布條,併合唱臺灣棒球隊的應援歌曲「臺灣尚勇」。記者黃羿馨/攝影

前總統馬英九邀請大陸學生來臺參訪,今天上午參訪團蒞臨新竹的國立清華大學名人堂與師生交流,有「選舉之神」封號的日籍學者、現爲清大榮譽講座教授的小笠原欣幸也發表到場觀察心得,並讚許抗議和歡迎人士兩派沒衝突,展現民主風度。

由馬英九基金會舉辦的陸生參訪團,有中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7所大專院校校共40名師生,其中包括奧運金牌得主馬龍、楊倩等,還有近期爆紅的彭弋航都是北京清華代表,因此此次拜訪臺灣清大格外受矚目。

小笠原欣幸也全程到場觀察,隨後也在臉書發表心得說,今天前總統馬英九基金會邀請中國學生訪問團來到清華大學,交流的會館(名人堂)門外有抗議的人、有歡迎的人,還有看熱鬧的人,他估計大概5百個人。比率來講,抗議人士大於歡迎人士,抗議活動之所以變得更加活躍,可能是因爲參訪團成員提到「祝賀中國臺北奪冠」這一言論所引發的。

小笠原欣幸提到,抗議的學生拿「交流要平等,民主是前提」、「梅有自由,梅有交流」的布條,併合唱臺灣棒球隊的應援歌曲「臺灣尚勇」,爲什麼提「梅有」不是「沒有」,是因爲清華大學歷史初期有梅校長,校園裡有紀念這位校長的「梅園」,而中國訪問團預定參訪這「梅園」,所以學生故意提出「梅有」,但這是他個人的推測而已,或許不對。

小笠原欣幸說,訪問團抵達現場的時候,他錄影訪問團師生下車的情況。也因爲他們分別搭乘2輛巴士,所以他攝影的地方稍微不一樣,卻也聽到背後的聲音完全不一樣,一個是歡迎的聲音,另一個是抗議的聲音。

小笠原欣幸強調,雖然在現場抗議人士和歡迎人士密集,但是兩派之間沒有衝突,完全和平,展現出臺灣民主的風度,「希望中國學生也能看到,但我覺得他們恐怕沒有充分時間觀察」。

現場有校外人士高舉「平六四」的紅布條。記者黃羿馨/攝影

有「選舉之神」封號的日籍學者、現爲清大榮譽講座教授的小笠原欣幸也發表到場觀察心得,並讚許抗議和歡迎人士兩派沒衝突,展現民主風度。圖/取自小笠原欣幸粉絲頁

小笠原欣幸也全程到場觀察,隨後也在臉書發表心得,今天前總統馬英九基金會邀請中國學生訪問團來到清華大學,交流的會館(名人堂)門外有抗議的人、有歡迎的人,還有看熱鬧的人,他估計大概5百個人。記者黃羿馨/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