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水域船舶90%從追蹤系統消失 全球供應鏈頭好痛
一艘貨櫃輪靠泊在海南洋浦港小鏟灘碼頭的畫面。(新華社)
在中方水域的船隻正從業界追蹤系統上消失,爲全球供應鏈製造了另一個頭疼問題。而這或許要歸咎北京日益和世界疏離,加上對外國影響力愈來愈不信任。
據CNN新聞網24日報導,分析家說,隨着中方準備落實世上最嚴格的「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接近10月底時,他們開始注意到航運量下降。而通常航運數據公司靠自動識別系統(AIS),都能追蹤世界各地的船隻。
這系統能讓船舶透過高頻無線電波,向沿岸的管理站發送如位置、速度,航線和船名等信息。要是船舶在管理站的電波傳遞範圍外,仍能通過衛星交換信息。然而,據線上全球船舶數據供應商「船舶價值(VesselsValue)」 提供的數據顯示,如今這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貿易的關鍵要角管轄範圍內卻行不通。近3星期來,從中國發出訊號的船隻大減了近90%。
VesselsValue首席貿易分析師庫珂(Charlotte Cook)說:「目前我們看到,整個行業在中國境內的地面 AIS 信號都在減少。」
分析師認爲,這要歸咎於中方11月1日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由於北京擔心,這類數據最後可能落入外國政府手裡,因此它要求處理數據的公司讓個資離開中國前,必須獲得中方政府批准。
雖然法令並未提及船運數據,但據船舶追蹤服務網「海上交通」(Marine Traffic)的AIS網路團隊負責人託洛斯(Anastassis Touros)說,爲了安全起見,中方數據供應商可能會扣住相關資訊。
而庫珂說,她在中國大陸的同事說,在國安當局的指示下,11月初部分AIS轉發器已從中方海岸線的基站移除,唯有由「合格方」架設的系統才能留下。儘管並不是所有的數據都消失,衛星仍能從船上捕捉訊號,但託洛斯說,當船靠岸時,在太空蒐集到的數據不如在地面蒐集的好。
而在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裡,中國就佔了6個,隨着耶誕節逼近,缺乏來自大陸的數據,將爲麻煩不斷的全球航運業製造更多問題。由於各地對商品需求快速回升,貨櫃堆積如山的港口都在拚命設法消化,而供應鏈也十分緊張。
庫珂說,船運公司靠AIS數據來預測船隻動向、追蹤季節性趨勢,並提高港口效率。她強調,缺乏中方數據,「可能會大大影響全中國海洋供應鏈的能見度」。而「海上交通」媒體策略師哈齊馬諾里斯(Georgios Hatzimanolis)也說,隨着邁入耶誕季,這對供應鏈真的有很大的影響,目前這是最重大的要素。
他預料,要是無法「時時刻刻」掌握來自中國的船舶數據,將對「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因爲公司可能會失去有關船舶停靠碼頭,卸貨和離港時間等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