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通縮壓力 美:勿轉嫁他國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對中國放話,「不能把通縮壓力轉嫁給全球其他國家」。圖/美聯社

川普政府對中國的立場

美國總統川普1月20日上任後,向全球發起無差別的關稅戰,各國人人自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25日出面緩頰稱,關稅是川普推動經濟政策的「關鍵」工具,也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但他對當前消費疲軟、產能過剩的中國警告稱,「不能把通縮壓力轉嫁給全球其他國家」。

路透26日報導,川普近期的關稅大刀砍向盟友澳洲,澳洲財長查默斯(Jim Chalmers)25日與貝森特會談,希望能豁免25%的鋼鋁關稅事宜。會後,貝森特在澳洲駐美國大使館主辦的一場投資會議上,發表他上任後的首次重要經濟政策講話。

貝森特指出,儘管美國國民生產毛額(GDP)保持成長,失業率也降低,但利率波動、持續的通膨壓力,以及對公部門就業成長的依賴,削弱了美國經濟實力。

他隨後以宏觀角度爲川普的關稅政策緩頰指出,關稅是美國經濟調整的重要部分,主要有三個目標:首先,關稅可以提高美國的工業生產力,創造和保護美國就業,並增強國家安全。其次,關稅可以成爲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協助對美國家庭和企業有利的投資。第三,關稅可以作爲管理其他國家內部經濟失衡的重要工具,防止其他國家向全球市場過度供應商品。

貝森特並當場點名中國強調,「中國迫切需要提振國內消費,而不是依賴出口...,美國不應該成爲中國產能過剩的傾銷市場」。他表示,「我們必須站出來,告訴他們(中國),中國不能把通縮壓力轉嫁給全球其他國家。」

自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已宣佈對多個行業課徵關稅,涉及領域從鋼鐵業到林木業,受影響國家包括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多國。川普還簽署「對等關稅」行政命令。但目前實際生效的關稅措施僅有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其他措施尚處於延期階段或將在未來幾周內生效。

此外,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國防部長黑格(Chuck Hagel)和其他前美國國安官員25日警告稱,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已經超越美國,呼籲國會增加對聯邦科學研究的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