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窺看奢華的矽谷聖誕趴:這樣的派對要花多少錢?(上)
矽谷待久了,很多事都看得出箇中微妙的長期變化,而這些變化都有傳染的效果。科技公司日趨招搖盛大的聖誕趴就是一個例子。
「在臉書這樣的公司入場攪局之前,矽谷的聖誕趴其實一直都是風平浪靜的。」
每年11月中,我們固定會收到 email,提醒大家登記參加聖誕趴。今年的聖誕趴又是在舊金山碼頭倉庫舉行。從那一刻開始,你就會注意到公司會起一些小小的騷動。有些年輕的小女生會開始上網選購正式的禮服。美國人把這一場盛會當作是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據統計,禮服有一半的人穿過一次就退回,這已經是一種常態,只要不弄髒也沒什麼不可以。
以前矽谷工作主力都是10年以上的資深人員,可想而知,工程師平均年齡大約在40歲上下。這些人對於下班以後的趴並不感興趣。
遠古時代的矽谷,聖誕節不過就是各團隊自行聚餐,送些不值錢的小禮物。我職場上第一個聖誕禮物,只是部門中午聚餐時收到的一支包裝令人感動、而實際價值只有 5美元的袖珍手電筒。那個時代公司對聚餐限制很多,比方不能有酒精,每人消費不得超過那種不吃也罷的限額,這種下場通常就是大家到餐廳叫比薩分享。
公司越大就越糟糕,動輒幾萬人的公司,不可能有公司級的聚會,所以就交由部門自行敷衍。碰到不景氣公司不補貼聚餐,大家只好苦中作樂,每人各帶一份食物,自備禮物互相抽籤交換。公司唯一提供的就是場地。
這樣節儉樸素的傳統也沿襲了十多年,好像從來沒覺得公司有什麼對不起我們的。
當時唯一的例外,就是網路泡沫化之前成功上市的新創公司。那時他們拿着投資人的錢,瘋搞華爾街式的聖誕趴。當然這都只是曇花一現。紐約銀行界那種聖誕趴傳統,一直沒有傳染到矽谷。
進入了網路泡沫化黑暗期,沒人敢再提聖誕趴這三個字。那時候還能有工作,就是最好的禮物了。
泡沫化以後市場復甦,新崛起的網路巨人當起矽谷的主人,聖誕趴就慢慢開始產生質變,製造了前所未見的風潮。對這種風潮,我們公司也是亦步亦趨不敢懈怠,所以我可以從過去10年自己公司聖誕趴的蛻變,看出整個矽谷在這個文化上的演進過程。
先岔個題外話。爲了確保政治上的正確,在矽谷聖誕趴現在都叫做 Holiday Party 而不是 Christmas Party,現場的擺設也脫離了「聖誕」色彩,所以你不會看到聖誕樹和聖誕老公公。我在前文〈是 Merry Christmas 還是 Happy Holidays〉有較深入的解釋。但在目前的這篇文章,爲了避免文詞上的彆扭,就容我還是把「假日趴」說成「聖誕趴」,大家心裡明白這背後的精神就好了。
總之,大約15年前開始,各公司慢慢恢復聖誕趴,而且開始變得闊綽。從以前十多人小團隊的聚餐,發展成大部門數百人在五星級飯店的宴會,時段也從中午進階成晚餐。食物從比薩、意大利麪升級成歐式精點,酒精等以往的違禁品也都出現在臺面上。不過邀請的對象只限於員工,而且多半安排在工作日,大家下了班直接參加。
這一頓高檔晚餐也不是白吃的,因爲主管通常會上臺做簡短,說是感謝,其實是政治宣傳的致詞。這一切感覺上仍像是工作的延伸,沒有人會以這頓飯爲榮。大家都只是吃完走人。
從功利的角度來看,公司這些錢都算是白花了。不過那個時代,不會有人想到把對內部員工的小感謝,誇大渲染爲形象宣傳的工具⋯⋯直到Google和臉書這一幫公司介入。
新崛起的科技巨人開始大量僱用大學畢業生,把平均年紀降到30以下,開趴於是變成一種需要。從此聖誕趴由感謝變成嘉年華,規模也從部門升級到公司級別。
2012年,大概是受了其它同級公司的刺激,我們突然開始包下舊金山市政大廳辦聖誕趴。
一萬員工的公司假設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蔘加,每人可以帶一個伴侶,總數就是數千人。舊金山不可能找到這種規模的五星級酒店,所以租用著名的大型公共設施就成爲必然選擇。舊金山市政大廳看起來有點像美國國會大廈,包租一個晚上的陽春費用是7萬多美金。建築物外面還可以配合打燈,免費宣傳一個晚上。
▲可以包趴的舊金山市政大廳。(圖/鱸魚提供)
從那年開始,聖誕趴延伸到每人可以帶一位伴侶,而且改在週六晚上,這樣可以方便員工有足夠時間在家裡準備盛裝。西方人對正式場合的穿着非常講究,而且多半以黑色爲主。女同事們會花幾個小時打扮,露腿、露胸、露肩和露背⋯⋯所有在職場上會被人資糾正的穿着都通通出籠。平常乏善可陳的同事,瞬間都變得令人下巴墜地的吸睛。
一進會場,你會看到不同風味的世界美食,以自助的方式分成十幾個區擺設,讓人隨意走到哪就吃到哪,而處處是驚豔。幾十位服務生捧着盛有精緻前菜的托盤穿梭,讓客人在大廳站着喝酒聊天的時候,信手拈來就有小巧的配酒輕食。整個會場到處都有臨時開放式酒吧。烈酒、雞尾酒、葡萄酒和海闊天空的聊天話題,這時候都會成爲社交工具。這裡沒人想談公事。大廳的角落會有絃樂四重奏,配合營造高雅的餐前氣氛。整個場面看起來就像白宮晚宴。
▲到處是隨你醉的開放式酒吧。(圖/鱸魚提供)
市政大廳樓上樓下不同的廳房裡,有不同的現場樂隊。美國人喜歡在喝酒聊天的時候,在擺設成pub 氣氛的角落聽爵士樂。這是社交最濃烈的場所。吃飯的時候也許聽一些抒情的黑人靈魂樂,飯後就會移師到大廳跳熱舞。這每一階段都有不同的樂團。
最後收場的搖滾樂團通常會把氣氛帶入最高潮。美國人在七分醉意之下一旦 High 起來,很容易就會忘記自己是在公共場合,也忘了四周都是下週還要再見面的同事。這時候 High 者不在乎,觀者也決定,過了這週末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有 pub 氣氛的爵士樂廳是最好的社交區。(圖/鱸魚提供)
這種聖誕趴絕不會有長官致詞那種上一世代的繁文縟節。大家來這裡就是要瘋、要High,事實上我從來沒有在聖誕趴上看到過任何高階主管。
他們不參加也許就是刻意要讓員工沒有壓力。這方面他們很有默契。從員工的角度看來,食物、酒、穿着、跳舞、音樂、狂歡纔是主秀,政治必須是零。這一天大家可以大方摘掉平常的面具。平常都是假的,這一天才是真的。但從公司的角度來看,這裡面玄機就很大,不過這個要稍後再談。
我們連續在舊金山市政府辦了幾年,接下來改成包兩艘遊輪夜遊舊金山灣,夜賞金門橋,把陸地上狂歡的一切全部搬到船上,而且都有不同的主題。有一年的主題是六零年代。船上的擺設、服務人員的穿着及樂隊的音樂都跟六零年代有關。有些員工還爲此上網買了一些永遠不可能穿第二次的六零年代服飾。
▼主場的熱門樂團,讓人High 到忘記下禮拜彼此還要再見面。(圖/鱸魚提供)
砸錢辦趴,塑造主題,近乎招搖
前年開始,公司又把聖誕趴移師到時下最夯的港區碼頭倉庫裡。今年臉書的聖誕趴也是在那裡舉辦。搬到碼頭倉庫的好處是,每一家公司都可以爲需要打造不同的主題,佈置成任何場景,用完一夜就拆掉,就像好萊塢搭景一樣。
臉書今年的主題是《權力遊戲》;Yahoo! 前幾年的主題是《綠野仙蹤》,並且用機器人送酒、陪客人聊天;Google 曾在室內製造真正的雪景(舊金山從來不下雪),還把高空特技團搬到現場;Airbnb 把現場佈置成馬戲團;Salesforce 弄了一隻獅子來擺 pose,讓員工留下珍貴的照片。還有公司把交響樂團整個搬進倉庫。
辦這樣一場趴到底要花多少錢? 這是各家秘密,但一般估計每個人的酒水與食物大約是 $150,場地可能十萬,另外加上樂團、音響、燈光、佈景裝潢與所有的表演人員費用,一個兩千人的趴總價應該在五十萬以上。
▲爲了塑造主題所需的龐大空間,聖誕趴開始移師到碼頭區的倉庫。(圖/鱸魚提供,以下皆同)
去年臉書的聖誕趴更破天荒,以三十萬美金一天的費用租下舊金山藝術宮兩天,把展示廳佈置成滑雪度假勝地,裡面有巨大的冰雕和童話世界的玩具兵,空中還吊着真正的雪場纜車。他們搭景再造了一個度假小鎮。由於公司人數衆多,這一場曠世聖誕趴要分成兩天來舉行。媒體估計臉書這一場聖誕趴的開銷可能高達180 萬美元。
▲舊金山藝術宮。(圖/King of Hearts CC BY SA 4.0 )
不過即使這麼奢侈昂貴,這個數字在高科技公司的營收比例上,根本不值一提。這樣的開銷在賬目上只不過是「雜支」而已。它甚至沒有專立的明目可以報銷。所以下一個問題是:花這麼多錢辦聖誕趴,難道真只是爲了感謝員工嗎?(下集:爲什麼矽谷這些大公司,要砸重金辦聖誕趴?)
熱門文章》
►幸福矽谷?無上限休假日和白吃的午餐
►別跟我稱兄道弟:Netflix的高報酬傭兵文化
►更多「矽谷」趣聞
►按贊加入粉絲團,讓你成爲話題王!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方格子《異類矽谷》。《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