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造車代價高 九成業者退出

目前仍有產銷量的造車新勢力僅約10家,九成以上業者死在沙灘上。圖/中新社

2014年隨着特斯拉(Tesla)首批Model S在大陸市場交付後,大陸迎來造車狂潮,2018年巔峰期企業數量逾400家。但熱潮消退後,目前仍有產銷量的造車新勢力僅約10家,九成以上業者死在沙灘上,留下近380萬輛的產能閒置,超過人民幣(下同)1千億元的資金打水漂。

第一財經報導,2014年大陸的造車熱潮,涌現蔚來、小鵬、奇點、合衆(哪吒)等一大批造車業者。當時業者趁勢圈地、擴產能、拉融資的現象屢見不鮮。但2019年後,隨着潮水逐漸退去,絕大部分造車新勢力陷入倒閉或經營危機中,目前仍有產銷量的造車新勢力只有10家左右。

尤其今年以來,大陸車市競爭加劇,造車業者進入新一輪洗牌。近期威馬汽車其借殼港股APOLLO智能出行集團上市,突然喊卡;7月份,從未量產過一輛車的奇點汽車宣告破產;同月,天際汽車被慈溪市法院列爲失信被執行人;5月,愛馳汽車再次通知員工工資延遲發放…等。

從盛況空前淪落到被市場淘汰,曾經被地方政府奉爲座上賓的造車項目最終只留下一地雞毛,生產基地無人接手、爛尾現象比比皆是。

報導指出,據公開資料統計,已經宣告破產或陷入經營危機的15家造車新勢力的年產能、投融資等情況顯示,包括威馬、天際、奇點、愛馳等車企規劃的整車總年產能超過1千萬輛,產能總規劃投資逾6千億元,其中,預估已落實的年產能高達近380萬輛。另據天眼查資訊顯示,這些車企已公開的累計融資金額逾1千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統計僅包含整車產能,事實上,很多車企在建設整車產能的同時,還會配套建設相關的汽車零部件產能,所以現實情況預計會比統計的更加嚴峻。

其中,恆大汽車、寶能汽車、雷丁汽車是「大幹快進」的代表企業。恆大汽車規劃總投資逾2,800億元,到2035年規劃年產能達到500萬輛;寶能汽車年產能規劃逾300萬輛,累計規劃投資超過1千億元;從低速電動車轉型而來的雷丁汽車,總年產能規劃也高達185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