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轉運站接駁不便!議員推風雨廊道設計來解決
新羅東轉運站啓用後,成爲溪南地區的交通樞紐,但因距離火車站較遠,步行距離較原先的臨時站長,因此議員建議興建廊道以遮風避雨。(宜蘭縣政府提供)
宜蘭縣羅東轉運站在今年9月正式啓用,但新轉運站距離羅東火車站較遠,議員建議可興建空中或地下廊道,讓民衆可以遮風避雨,縣府交通處表示,已編列500萬元預算,明年啓動規畫設計;宜蘭轉運站則因轉乘火車民衆較少,現階段無興建風雨走廊考量。
副議長陳漢鐘錶示,他接獲民衆陳情,現在的轉運站非常不便,有興建風雨廊道的需求,可研議興建地下廊道。但民進黨議員呂惠卿表示,如果廊道采地下化興建,工期長、經費多,遇到颱風也可能淹水,甚至成爲治安死角,認爲地下化設計不可行。
呂惠卿指出,在平面道路上的風雨走廊還要穿越光榮路,考量羅東火車站未來會隨鐵路高架改建爲高架車站,希望可以興建立體空中廊道。國民黨議員陳鴻禧則說,空中或地下都好,地下也可以形成地下街,能創造商機,不會有藏污納垢的問題。
交通處表示,空中廊道可連結未來的高架車站、轉運站,以及串聯廣場用地開發案,明年編列500萬元啓動規畫設計,縣府會廣納各界意見,如果采地下化設計,就必須再評估與轉運站的搭接方式。
交通處指出,使用羅東轉運站的民衆,有不少是來自冬山、蘇澳、南澳的鄉親,是先搭火車到羅東,再步行到轉運站轉乘國道客運到臺北;在宜蘭轉運站上下車的民衆,則較無轉乘火車的需求,因此現階段不會去搭建風雨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