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琳跳太快 醫:無實證DSD影響運動表現

巴黎奧運中華隊女拳擊手林鬱婷順利晉級8強。(路透)

拳擊女將林鬱婷遭《哈利波特》作家J.K.羅琳暗指爲男性,有性發育差異(DSD),稱這些個案無法改變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選擇不作弊,引發爭議。專家指出,DSD的性發展不同於典型生理男,染色體雖爲XY,卻可能沒有男性性徵,睾固酮也分泌不全,沒有證據顯示會影響運動表現,其爭議也不及動手術男跨女變性者。若直接把DSD的基因型,連動到骨子裡是男性,卻參加女性比賽,其實是跳太快。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表示,典型的男女在青春期後就會出現性徵,但在DSD個案身上,卻因雄性素受器異常,缺乏睾固酮,雖然染色體爲XY,卻不會長鬍子。在更極端的例子中,甚至會影響器官分化,出現陰道,卻不受女性激素的影響。

「直接把DSD的基因型,連動到骨子裡是男性,卻參加女性的比賽,其實是跳太快了」。李俊宏表示,DSD的性發展不同於典型生理男,沒有證據顯示會影響運動表現。

相較之下,數年前國外曾出現男跨女的變性選手,這就會影響運動表現,也會衍生人權爭議,令外界質疑會不會有人爲了奪牌,將生理男動手術成女性,參與女性的運動賽事。

李俊宏認爲,太多的歧視與誤解,是可以透過科學辯證來破除的。他引述文獻內容指出,「若是DSD這些沒有堅實科學實證的爭議,讓我們覺得賽事不公,而需要限制調整,那有些選手在生理上具有優勢的特徵,例如芬蘭滑雪選手Eero Mantyranta,其基因變異讓紅血球攜氧能力多於常模25~50%,是否需要捐血後再來比賽?」值得思考。J.K.羅琳拘泥於麻瓜的爭議,並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