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屬於歷史,也映照當代中意文明
(近觀中國|文明互鑑)馬可·波羅屬於歷史,也映照當代中意文明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電 題:馬可·波羅屬於歷史,也映照當代中意文明
作者 曾玥 吳約
今年是馬可·波羅逝世700週年。無論是7月會見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時,還是11月在同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會談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都特別提及這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中國和意大利作爲兩大文明古國,應該弘揚開放包容、兼容幷蓄的傳統,推動國際社會以對話化解分歧、以合作超越衝突,攜手構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習近平在同馬塔雷拉會談時說。
700多年前,一部《馬可·波羅遊記》在西方掀起了歷史上第一次"中國熱",爲一代代友好使者所追隨。半個世紀前,馬可·波羅的故事點燃了意大利著名漢學家馬西尼(Federico Masini)對中國的嚮往。循着馬可·波羅東行的足跡,馬西尼先後來華求學、工作,回國後投身意大利中文教育事業。
近日,馬西尼接受中新社視頻電話專訪時說,馬可·波羅屬於歷史,也映照當代中意文明。
在馬西尼看來,"馬可·波羅是一名具有現代化思想的遊客"。談及馬可·波羅及其精神對當今中意兩國交流交往的啓示,馬西尼表示,"抱着相互欣賞和開放包容的態度,兩個國家、兩種文明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和平共處、交流互鑑"。
跨越萬里之遙的故事,也正由歷史書寫至現代。
現年64歲的馬西尼仍在一線教學。爲羅馬大學東方學院本科生、博士生開設的中文課,他已經上了29年,並培養出數十名優秀的博士生。
20世紀80年代,馬西尼在華留學,師從朱德熙、陸儉明、馬真等著名語言學家,專攻詞彙研究。1994年起,他供職於羅馬大學東方學院。2006年羅馬大學孔子學院揭牌成立,馬西尼任外方院長至今。
"意大利學生對於漢字的認識已經跟30年前不一樣了。"馬西尼說,隨着中意人員往來更加頻繁,兩國人民對研習對方語言和文化的興趣日趨濃厚。與此同時,數字媒介迭代升級爲中文學習者提供了更豐富的信息獲取和學習渠道,對拼音文字母語者來說,表意文字不再陌生。
"現代教師的任務已經發生變化,從傳播知識轉向治學態度和研究方法,即從‘研究什麼’轉向‘如何研究’。"在馬西尼眼中,同樣的變化也正在孔子學院發生。
"過去,意大利民衆對中國是陌生的,這正是孔子學院建設的意義,即旨在傳播中國語言和中國文化。"羅馬大學孔子學院是意大利第一所孔子學院,十餘年來見證了"中國熱"在當地不斷升溫。
馬西尼認爲,如今,孔子學院的作用已不止於語言和文化教學,更重要的是傳遞文明觀。"我們希望培養感情、傳播文化,幫助學生樹立世界不同文明共存的觀念。"
爲實現這一理想,馬西尼多年來埋首寫作。一方面,他深入思考因"材"施教之道,參與研製意大利教育部頒佈的高中漢語文化教學大綱,主編大綱配套教材以及《意大利人學漢語》《我會說中文》等本土系列教材;另一方面,他系統鑽研中文與其他語言系統的互動情況,《現代漢語詞彙的形成》等著述由此問世。
馬西尼強調,不同語言之間的接觸、碰撞與融合如同呼吸之於生物,不可或缺,"語言需要相互交流纔有生機"。而文化交流、文明互鑑亦是如此。
在歷史長河中,中意兩國的文明交匯事例不勝枚舉。除了馬可·波羅的東方之旅,時間卷軸上還鐫刻着許多歲月綿長的交往印記。
"悠久的歷史是我們兩國當下讀懂彼此的脈絡。"20多年前,意大利漢學家白佐良與馬西尼合力寫就《意大利與中國》,梳理出自古羅馬帝國與漢朝開始接觸以來,中意在貿易、外交和民間交往等諸多方面清晰可辨的歷史線索。
2019年3月,在對意大利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習近平在意大利《晚郵報》發表題爲《東西交往傳佳話 中意友誼續新篇》的署名文章。
文中寫道:"中意友誼傳承於密切的文化交流之中。中意兩國人民對研習對方文化抱有濃厚興趣。中國一位教授在古稀之年開始翻譯但丁的《神曲》,幾易其稿,歷時18載,在臨終病榻上最終完成。意大利漢學家層出不窮,爲中歐交往架起橋樑。從編寫西方第一部中文語法書的衛匡國,到撰寫《意大利與中國》的白佐良和馬西尼,助力亞平寧半島上的‘漢學熱’長盛不衰。"
去年,《意大利與中國》中譯本再版,馬西尼爲之再作新序,介紹該書收錄中意兩國文化交流的經歷,以及文明相遇的插曲。
人們能看到,中意兩國正如馬西尼序文中所說的,"這兩個在空間距離上如此遙遠,但在感情、追求及渴望上有時又似乎如此接近的國家,彼此間所建構的完美的紐帶並將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