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前部長:享受了70年“特權”的美國,該學會接受新現實了

導讀

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難以適應多極化的新時代,試圖通過制裁和關稅等手段遏制中國崛起,維持自身霸權地位。

在當前中美博弈日趨激烈、全球性挑戰日益複雜的背景下,各國之間互信不足,全球治理面臨嚴重的行動赤字,可持續發展進展緩慢。美西方應摒棄“零和”思維,維護聯合國憲章的權威,履行可持續發展承諾。

本文爲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圖爲翁詩傑資料圖,他是馬來西亞前交通部長

作者:翁詩傑(Ong Tee Keat) 馬來西亞前交通部長、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會長

9月22日,聯合國未來峰會召開。有人說,這是一個重申對可持續發展目標和《聯合國憲章》的既有承諾,重振會員國之間多邊合作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這次峰會至關重要,有助於全球各國重建信任,發揮國際合作潛力,以應對當前問題和方興未艾的新挑戰。其主要推動力顯然是以《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巴黎協定》和《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等既定框架爲基礎的方法和戰略。

全球普遍意識到人類面臨危機的緊迫性。爲響應國際社會重建全球治理的號召,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我們共同的議程》中明確指出了各種挑戰之間的相互關聯性。然而,行動缺位仍然是當前阻礙各國採取應對措施的關鍵因素。

全球治理不力的癥結並不難診斷。關鍵問題在於,儘管世界已經邁入多極化時代,但過去七十年來一直領導世界的霸主尚未適應這一新變化。曾以美國單極霸權爲特徵的全球治理模式,如今正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已經無法應對眼前的新挑戰和人類日益提高的期盼。然而,這個霸主仍在竭力維護其已日薄西山的全球霸權地位。出於焦慮,它不允許競爭對手超越自己,也不允許競爭對手提供任何被視爲挑戰其權威的公共產品。

美國出於焦慮,不允許競爭對手超越自己,圖爲美國白宮資料圖(圖片來源:新華社)

一個明確的例子是羅伯特·達利提到中國時的言論。作爲美國前外交官以及伍德羅·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的主任,他曾說:“美國必須確保自己在安全方面沒有競爭對手。它必須限制中國的增長,即使這意味着讓人們重新陷入貧困。”在美國所謂的“野獸派哲學”眼中,中國對美國構成了“制度性挑戰”,因此必須予以遏制。

在此背景下,達利並非唯一發出如此強烈憂慮的人。美國官員們毫不掩飾地把打壓中國的發展定位爲國家戰略。美國將經濟制裁和懲罰性關稅當作武器,肆意加諸於對手,正是這種打壓策略的體現。由此可見,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影響力日益提升,而美國則對此越發感到不安。

然而,這種打壓策略對創造人類更美好的明天而言毫無意義。何況中國一再將中美關係定位爲“夥伴”,而非“競爭對手”或“制度性挑戰者”,更遑論會對美國構成“生存威脅”。

美國以維護“國家安全”爲名,利用霸權地位遏制中國的全面崛起,已令其他國家陷入困境。弱勢國家在中美地緣政治博弈中普遍被迫選邊站隊。這種帶給“全球南方”國家的地緣政治困擾,始於美國將其外交政策重點從西亞和歐洲轉向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周邊的東南亞國家。事實上,從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制定“重返亞洲”戰略開始,美國即已將中國視爲政治和經濟上的潛在競爭對手,對抗的意圖也早已日益顯現。

與此同時,中國與日俱增的自信,也被美方視爲安全威脅,促使它進一步在中國周邊加強其威懾性的軍事部署。美國及其盟友的軍艦在中國家門口屢次以“航行自由”爲名耀武揚威,現已成爲了一種“新常態”。而美國近年來新組建的多個小多邊安全聯盟,更是明顯地針對中國,並在其“印太戰略”框架下,爲北約在亞太地區的擴張預作鋪墊。

當美國將其長臂管轄延伸至中國領海,勢必會激起中國的不滿,這不利於中美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打擊非法藥物濫用等領域的合作。由於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單獨應對當前的問題與方興未艾的挑戰,因此大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對其共同應對挑戰的合作方向必然會產生重大影響。

因此,指望一個崛起的大國——如中國,與一個執意壓制它的霸權對手合作,未免過於天真。美國試圖只從自身利益出發,以“競爭、對抗、合作” (Competition, Confrontation, Cooperation) 的 “3C”政策同中國打交道,其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傲慢之舉。

“美利堅治世” (Pax-Americana) 讓美國享受了七十年的“例外主義特權”;現在它應該學會接受一個新的現實:霸權地位是不可能永恆的。美國無權自創一套所謂“基於規則的秩序”以取代《聯合國憲章》。在這樣的背景下,重申《聯合國憲章》的重要性正當其時。

美國無權自創一套所謂“基於規則的秩序”以取代《聯合國憲章》,圖爲聯合國資料圖(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當前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緩慢,只有17%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有望實現,7億多人仍在極端貧困中掙扎,而美國及其盟友卻仍然爲了遏制中國的影響力,把打壓中國列爲優先事項,大幅增加軍事開支,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資源的錯配。

值此人類共同挑戰日益增多之際,重振多邊合作刻不容緩。全球可用的資源和舉世之智都應該彙集起來,以緩解全球挑戰,造福人類。然而,美國卻採取“小院高牆”政策,進一步限制尖端技術領域的對華交流。

在當前背景下,由美國主導的西方無差別“去風險化”政策尚未受到遏制。這一外交託詞旨在掩蓋美西方對華“技術脫鉤”的真正意圖。一場全面的“技術戰”已迫在眉睫。

世界正處於十字路口。不久前召開的聯合國未來峰會及其雄心勃勃的議程,爲國際社會帶來了一線希望。畢竟,在全球信任缺失、行動缺位的當下,各國對世界議程的堅定承諾纔是至關重要的。

美國對中國經濟揮舞關稅“大棒”(漫畫圖/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爲 "Elephant in the room"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欒瑞英

編輯:張釗

實習生王永琪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