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寮電廠傳續約釀空汙危機 專家分析隱憂、籲需有配套

近期傳出經濟部擬與合約即將到期的麥寮電廠續約。記者蔡維斌/攝影

即將進入夏季用電高峰,但臺灣多處卻發生停電、跳電事件,讓外界高度憂心今夏供電恐陷危機,如今又傳出經濟部擬合約與即將到期的麥寮電廠續約,引發外界救援電力的聯想,由於麥寮電廠爲全臺最大民營燃煤電廠,專家呼籲,短期可能引發氣喘等疾病,長期更有慢性病與癌症風險,主管機關務必做好配套措施。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說,燃煤對空氣污染造成的問題,外界已有共識,科學上也證實PM2.5等懸浮微粒造成的健康相關問題,使用這項能源發電的時間長短,會造成的問題也不同,通常要啓動燃煤措施,要同時啓動防範機制,減低急性的健康效應。

陳秀熙說,3至6個月的短期使用,會產生急性症狀,如氣喘、急性肺病與心血管疾病等,有些民衆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本來就不太好,燃煤產生的影響,會從局部慢慢擴大到其他地區,同時也要考量溫、溼度等大氣條件;至於10年以上的長期使用,會讓空氣污染指數無法下降,會有癌症和慢性病風險。

針對相關的配套措施,陳秀熙指出,要做好對當地的空污警戒指標,且必須比現行的定點監測更爲精準,必須要以類似「物聯網【物聯網】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將所有物品透過網際網路連接起來,提供智慧化管理的概念。物聯網的發展,主要是借重於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全球定位系統、各類感應器、各類掃瞄器等等裝置的結合,經由網際網路的資訊通道,在物品的生產、流通、消費的各個過程中,都可以接收到物品的訊息,進行物品的管理與操作。」的移動式、不定時動態監測,每週監測燃煤是否引起局部空污效應,當警戒數值出現,就要通知附近的居民與學校做好防範措施;針對有戶外運動習慣的民衆,也應提醒減低活動頻率,避免暴露在急性空污環境,導致急性肺病、心臟血管疾病發作。

北醫附醫胸腔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周百謙表示,PM2.5的懸浮微粒如進入肺泡會導致發炎,PM10會影響口腔、鼻腔等上呼吸道系統;而對於空氣品質狀況不好的狀況,室內環境可以透過避免開窗、使用空氣清淨機等措施,室外則要透過戴口罩等方式減少懸浮微粒進到體內。

有些民衆相當擔心,會使用N95口罩,周百謙說,使用一般醫用口罩即可,但要留意口罩密閉性,機車族則要選用全罩式安全帽遮蔽臉部,重要的是回家要清潔臉部等有接觸到環境的皮膚,也要記得更換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