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 帶火老北京
「玫瑰的故事」在中國大飯店取景。(取材自新京報)
在藝文界人士看來,「玫瑰的故事」有着濃郁的北京情調,在女主角選擇人生伴侶的過程中,呈現「京情文藝」的氛圍與年代感。在面對人生的一個個必然與偶然的場景之間,不僅抓住了觀衆的心,也促進了文旅與廣電聯動。
改編自亦舒同名長篇小說的電視劇「玫瑰的故事」,以黃亦玫圍繞事業、愛情、家庭的一生,跨度20年,探討當下社會女性如何實現自我價值等議題,6月8日在央視首播後獲得社會反響。編劇李瀟說,「我們試圖通過文藝作品傳遞力量,讓劇中人物替現實中受過創傷的人實現一場療愈」。而這以真實情感打動人的視角,也帶火了拍攝地北京的新風貌。
中國大飯店 保持原貌
據新京報報導,「玫瑰的故事」背景是2001年的北京,接到項目後,「玫瑰的故事」美術指導王競帶美術團隊在北京尋找保持了千禧年前後風貌的地方。例如:黃亦玫與莊國棟第一次見面是在酒店舉行的藝術活動上,王競和團隊選定了位於國貿的中國大飯店。「因爲『中國大』(中國大飯店)在當年是一個標竿。難得的是它整體的裝修風格和內部場景風貌和千禧年那會兒別無二致」。
再比如劇中黃亦玫的老闆Tina(姜雪瓊,朱珠飾)在中國大飯店見完收藏家後突然很不舒服,剛拿到駕照的黃亦玫立即開車送她去了醫院。美術組找到了位於西長安街延長線附近的北京世紀壇醫院。這家醫院擁有上世紀50年代建築風格的樓宇,很符合大家對千禧年前後北京公立醫院的印象。
在王競看來,北京既有國際一線大都市的特點,又有六朝古都厚重的質感,也有非常生活化的一面,場景層次相當多元。無論電視劇需要哪種風格的場景,在北京都能找到匹配的地方。甚至需要一些小城市、小地方的風貌,在北京也能找到合適的拍攝地。
譬如「玫瑰的故事」裡黃振華去周世輝廣西老家找他,兩個老朋友在小火車站碰面後各有無限感慨。劇中火車站見面的戲,美術團隊在昌平南口火車站找到了需要的場景。
劇組在恆通國際創新園改造搭建出劇中的青莛公司。(取材自新京報)
藝術劇情空間 得天獨厚
「玫瑰的故事」裡,黃亦玫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後進入青莛公司從事藝術行業,劇情涉及藝術品的投資收藏、策展營銷等多個方面,勢必需要美術館、藝術園區等呈現,身爲中國文化中心的北京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
劇中,黃亦玫從上海回北京後,跟Tina合開了一家「蔓蔓美術館」。她在布展時通過展出的藝術品留下線索,指向一扇隱蔽的小門,進門後經過一個鏡面長廊通向她的秘密空間。最終,前來觀展的傅家明破解了謎題,走進了秘密空間也走進了黃亦玫的內心。美術團隊考察了北京多家美術館,最終選了「樹美術館」拍攝,這裡也有個秘密小走廊,盡頭是一間很小的配電室。
「我們用鏡面改造了走廊,以配電室的門作爲分界點,再在棚裡搭建黃亦玫的秘密空間。劇中迎面是一幅熱帶雨林的畫,推開畫中門就進入一個光影靈動的走廊,通過走廊抵達另一個空間。我們希望打造出『愛麗絲漫遊仙境』的感覺。包括最開始傅家明在鍵盤上和藝術作品互動發現鑰匙時,彈奏的曲子也是『致愛麗絲』」。
「玫瑰的故事」劇照。(取材自微博)
北京最有名的藝術園區是798。但經過20多年的發展,798已經不再是千禧年前後的模樣。好在王競和劇中的黃亦玫是同齡人,又同樣畢業於藝術院校,他對當年北京城的藝術氛圍、798的視覺風格都有着清晰的記憶。他帶着美術團隊在798一街之隔的恆通國際創新園裡找到了場所,改造搭建出劇中青莛公司的樣子,還原了20多年前的北京藝術園區,得到了觀衆的認可。
棚內挑高搭景 拍出租房
「玫瑰的故事」也有不少場景是在棚內搭建拍攝的。王競介紹,劇中黃亦玫北京的家的內景外景,她和方協文在上海出租房的內景外景,以及莊國棟法國公寓的內景和走廊,都是在北京順義的攝影棚裡搭建拍攝的。但王競也強調,「玫瑰的故事」對攝影棚的要求非常高——必須要挑高達到16米-18米的專業攝影棚,才能夠完成劇中這些場景的搭建。
「這也是我從業以來的獨一份了吧。因爲這個劇的幾個棚內場景,需要燈光師模仿出陽光的感覺,那就必須把燈離場景儘量遠。攝影棚沒有足夠的挑高是完成不了的」,他說。
這次拍攝「玫瑰的故事」,北京豐富的專業攝影棚資源讓美術組的搭景工作進行得十分順利,也呈現得很完美。「北京不僅有頂級的專業攝影棚——中影集團的攝影棚,還有一些配套設施很棒的準專業攝影棚,選擇範圍非常廣」,王競說,北京的專業攝影棚資源在國內的超一線城市裡是最好的。
性價比更高的專業攝影棚通常分佈在二線城市,例如青島。有時候劇組拍一線大城市爲背景的劇,會爲了攝影棚的方便,選擇在二線城市拍攝。可這樣一來,雖然棚內景可以完成得很好,但外景一定會有損失,而在北京拍戲可以兼顧這兩方面。
「玫瑰的故事」劇照。(取材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