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牛舌驗出「弓蟲」 專家提4類人最危險、建議吃法

弓蟲侵犯力強,對於免疫力低下的族羣,恐導致淋巴腫大,若侵犯到腦部演變爲弓蟲腦炎時,恐有致命風險。圖爲小鼠腹水中的「弓蟲速殖子」。圖/範家堃提供

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佈,在邊境攔截一批美國進口冷凍牛舌,並從中檢出寄生蟲「弓蟲」,專家指出孕婦、愛滋病患、器官移植者或癌症病人等免疫低下族羣要特別注意,尤其孕婦要避免生食,或接觸貓的糞便等,否則可能導致流產、死胎、胎兒智力與視力受影響等;免疫正常族羣也不能輕忽,國外曾有研究指出,免疫正常男性感染弓蟲會變得暴力、女性則會變得狂野等,建議要吃牛舌等食材時,要以高溫烹煮至少1分鐘,避免感染。

臺灣寄生蟲學會理事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分子寄生蟲暨熱帶疾病學科教授範家堃說,弓蟲基本上是全球分佈的寄生蟲,而貓科動物是弓蟲的最終宿主,會寄生在貓的腸道,弓蟲的卵囊會在貓的小腸產出,隨着患貓的糞便排出體外,可能污染到貓砂或排在戶外時用沙土掩埋糞便,進而污染到土壤、水源等。

範家堃指出,弓蟲的卵囊剛開始排出時沒有感染力,過了一星期左右會孵化成具有感染力的卵囊,如果貓感染弓蟲,會在理毛時沾上卵囊,其他包含人類在內的溫血哺乳動物感染,弓蟲的孢子體可能隨着血液到身體其他器官,形成「孢囊」,牛、豬等經濟作物如感染,會造成很大的衝擊,例如懷孕母豬感染可能會流產,對農戶經濟損失巨大。

「牛舌被檢出感染弓蟲不覺得意外,」範家堃說,就怕民衆基於風味考量,在吃涮涮鍋時,常常只把冷凍肉稍微汆燙幾秒,肉品表面的組織囊孢也許幾天就死掉,但肉品深層的卻不見得因此死亡,建議肉類和內臟類一定要煮熟再吃,因爲這類寄生蟲是可以被高溫殺死的,如果用75°C溫度煮沸1至2分鐘,就不用太擔心,千萬不要煮個幾秒就沾醬吞下肚。

孕婦,以及愛滋病患、器官移植者或癌症病人等免疫低下族羣更要注意,範家堃說,孕婦如果在懷孕期間感染弓蟲,第一孕期時,可能導致流產早產或死胎,第二、三孕期感染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影響智力與產生黃斑部病變等。

免疫力低下族羣如感染弓蟲,範家堃指出,因爲侵犯力強,可能會出現淋巴腫大,以愛滋病患爲例,當演變爲弓蟲腦炎是有致命危險的;針對器官移植個案,捐贈者如有感染弓蟲,受贈者也可能因此遭到感染,臺灣已經將其列爲第四類法定傳染病,發現個案需要在1星期內通報,臺灣過去的本土相關調查指出,感染率約1成,仍提醒孕婦在懷孕期間避免生食,或接觸貓等動物。

不過,免疫正常的人也不是沒事,範家堃表示,一般人感染弓蟲時,九成以上可能會潛藏在腦部、肌肉等,但因爲免疫力控制住,不會有臨牀症狀,「這是一種恐怖平衡,」腦內的蟲子是活的,讓神經系統出現微妙變化、控制宿主行爲,國外研究指出,溫和的男性感染後會出現暴力傾向、女性可能變得狂野、想要有多重性伴侶,還有些人會因爲失序,引發交通事故發生;停經期婦女容易出現自殺傾向;還有些容易出現精神分裂、沮喪等。

現在愈來愈多人養貓、狗等毛小孩,範家堃表示,如果孕婦家中有養貓,和貓接觸時還是建議戴口罩,也儘量避免清理貓砂,尤其要注意接觸過貓咪後,一定要洗手,但因爲國內目前未強制孕婦做弓蟲抗體篩檢,如果本身沒有抗體要特別留意,當孕前弓蟲抗體陰性,但孕期內檢驗陽性就要緊張了,因爲可能借由胎盤傳給小朋友,這類個案要透過超音波等,定期監測胎兒發育狀況,如果發現腦部一直沒有長大,就可能是腦部鈣化了,出生後智力等會受影響。

狗狗又和貓稍微不太一樣,範家堃表示,因爲有些飼主會到公園遛狗,當狗狗聞到貓的糞便等,有可能會想要從土裡扒出,就有機會在毛髮沾染被弓蟲污染的土壤,當飼主和狗狗接觸時,就可能因此被感染,國外已有類似機械性傳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