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首測無人機自主堆疊 AI執行「蜂羣」空對空作戰
先前曾運用彈艙投放小型無人飛行系統(SUAS),未來可望運用相關技術,推動自主作戰技術發展。(取自通用原子公司「X」帳號)
MQ-20無人機(右)先前曾與民間公司的F-5AT戰機搭配,測試「有人/無人組合」協同作戰概念。(取自通用原子公司網站)
MQ-20配備的「蜂羣式思維」自主系統,可讓不同載臺之間持續進行自主協調,執行各式作戰任務。(取自通用原子公司網站)
美國《國防郵報》(The Defense Post)7日報導,通用原子(GA-ASI)公司的MQ-20無人機,於2月下旬首度測試「自主堆疊」(autonomy stack)技術,將操控權交由AI系統執行空對空作戰,未來可望藉此強化「有人/無人組合」(MUM-T)協同作戰能量。
這架安裝有「駕駛員載具介面」(PVI)系統的MQ-20,是在2月19日至21日,參與美國空軍「橘旗25-1」(Orange Flag 25-1)演習,運用PVI的「基準自主堆疊」(Reference autonomy stack)功能,將無人機操控權即時移交給「Shield AI 」公司研發的「蜂羣式思維」(Hivemind)自主系統,模擬在真實作戰環境中自主運作、執行空對空作戰接戰流程。
通用原子公司指出,這項測試不僅代表無人戰鬥飛行載具(UCAV)的自主能力獲得重大創新,也證明「自主堆疊」技術具備優異的軟體整合彈性,可讓無人機在任務期間,即時切換操作模式或升級軟體,進而有效應對最新狀況,確保作戰人員能獲得自主無人機的先進技術支援。
「Shield AI 」公司也表示,「蜂羣式思維」(Hivemind)自主系統無須仰賴遠端遙控和全球定位系統(GPS)訊號,即可透過擴散性低地軌道(proliferated Low-Earth Orbit, pLEO)衛星通訊系統,在低頻寬或無網路訊號狀態下維持運作,讓不同載臺之間持續進行自主協調;未來兩家公司將繼續合作展開更多自主飛行測試,並運用開放式架構技術,整合更多型號的無人機,協助美國空軍加速發展「協同戰鬥航空器系統」(CCA)的先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