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驗證分散部署後勤支援 提升ACE效能

美國空軍近期在「竹鷹24-3」演訓中,由緊急應變中隊編組「緊急支援單位」,測試分散部署支援效能。圖爲官兵指揮運輸車輛裝運物資。(取自DVIDS網站)

第521緊急應變中隊官兵通力合作,檢查C-17貨艙中搭載的車輛是否已妥善固定。(取自DVIDS網站)

緊急應變中隊官兵組成「緊急支援單位」,透過緊密配合,提升野戰整補支援能量。(取自DVIDS網站)

美軍近年持續加強分散部署、快速建立前進基地等課目演練,藉此提升「彈性戰鬥部署」效能。 (取自DVIDS網站)

美國《空軍與太空軍雜誌》16日報導,美國空軍日前在「竹鷹24-3」(Bamboo Eagle 24-3)演習中,由小分隊執行開闢簡易機場、運送裝備與執行補給作業,藉由測試緊急應變(CR)單位的後勤支援能量,提升「彈性戰鬥部署」(ACE)效能。

改良任務流程 強化部署彈性

美國空軍第521與第621緊急應變中隊(Contingency Response)在演訓期間,將既有「緊急應變」(CR)編組,調整爲數個比傳統編制更小的「緊急支援單位」(CSE),並分別搭乘運輸機向外「輻散」,執行簡易機場整平、協調運輸機隊轉場、執行物資裝運與補給作業、撤離前進基地等課目演練。在模擬實戰環境下,克服諸多挑戰與混亂,協助友軍航空兵力繼續執勤。

報導分析,闢建簡易機場過程遠較想像困難,各環節也充滿複雜細節與艱鉅挑戰,而「緊急支援單位」採高度模組化編組,可依任務調整人力配置並緊密配合。而「竹鷹」演訓經驗也有助改良相關任務流程、提高快速部署彈性。

以往「緊急應變」任務編組,可分爲「緊急應變小組」(CRT)和較大的「緊急應變單位」(CRE),前者以3架C-130或1架C-17運輸機運載,搭配25名官兵及少量後勤車輛,可運作約45天;後者則由約108名官兵搭配更多後勤車輛,規模也擴大爲12架C-130或5架C-17,其具備臨時基地60天運作能力。

報導還說,鑑於潛在對手具備高度威脅,因此美軍也積極尋求縮小編制、提升作業彈性。而新的「緊急支援單位」編組模式,將有助於強化各單位的作業韌性,以及與空戰司令部(ACC)等作戰單位的合作默契,有助各部隊執行分散部署,進而在未來應對潛在衝突之際,確保美軍機隊的生存性與長期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