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可藍多“打雞血”

昨日,奶酪龍頭妙可藍多同時推出兩份激勵計劃,希望通過這種“打雞血”的方式,爲公司未來3年爭取高增長。

但當前,行業增速整體放緩,國內外同行大舉進軍,妙可藍多宏偉目標的實現難度不可爲不大。

所以,面對亮眼的業績數字,投資者們表現得極爲冷淡。昨日,公司股價以微跌收盤。

猛打雞血

一家企業,只有和員工尤其是核心員工,共享發展成果,才能激勵上下更好地爲公司貢獻光和熱。

奶酪龍頭妙可藍多(600882.SH),終於想明白了這一道理,猛推激勵措施。

昨日,公司同時推出《2025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2025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公司管理層和數百名核心員工,將通過不同的方式,成爲公司的股東,在工資之外,有望獲得股票增值帶來的更大收益。

股票期限激勵計劃的股票來源,爲公司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普通股,數量爲800萬份。激勵對象共計207人,除董事長陳易一和總經理柴琇之外,公司9名現任高管均獲授10萬份;剩餘份額將授予198名核心骨幹員工。

激勵計劃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爲15.83元/份,爲草案公佈前1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行權條件滿足後,激勵對象可以15.83元/股的價格,購買公司股票。

相比股票期權激勵,妙可藍多的員工持股計劃更加誘人。

公司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來自過去從二級市場的回購。從2021年底至2022年9月,妙可藍多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累計回購1000萬股。最高價格62.99元/股、最低價28.60元/股,回購均價48.85元/股,合計支付回購資金4.88億元。

參加員工持股計劃的對象爲公司董監高及核心骨幹人員,初始設立時人數不超過209人,持有的股票數不超過800萬股。有幸進入該計劃的員工,可以9.90元/股的價格購買回購股票。

公司11名董監高,都將分等數額不等的股票,其中總經理柴琇份額最高,爲50萬股。

既然是激勵,就得有達成條件。妙可藍多的這兩份計劃,都設定了業績考覈目標。

營收層面,2025年不低於56.00億元;2025-2026年,累計不低於121.00億元;2025-2027年,累計不低於199.00億元。

歸母淨利潤層面,2025年不低於2.10億元;2025-2026年累計不低於5.30億元;2025-2027年累計不低於9.90億元。

相關公告中,妙可藍多表示,營收和利潤指標並重,是爲了保障公司有質量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同時,這一目標也極具挑戰性,以2024年公司業績預告的淨利潤中位值估算,2027年業績考覈目標淨利潤較2024年三年複合增長率預計約60%。

面對妙可藍多提出的宏大目標,投資者們波瀾不驚。昨日收盤,公司股價微跌0.55%。

進入瓶頸期

妙可藍多原名廣澤股份,2016年借殼華聯礦業上市,當時,公司的主營業務爲特色乳製品及以奶粉、黃油等,主要產品爲奶酪。

上市之後,公司營收規模持續增長,但業績跌宕起伏,始終不溫不火,稍有不慎扣非淨利潤就陷入虧損。

中國人實現喝牛奶自由,也就是近十年國家政策鼓勵,乳業快速發展的結果。奶酪是牛奶的升級產品,10公斤牛奶才能製出1公斤奶酪,因此,價格相對昂貴,市場需要一個培育的過程。

廣澤股份早在2015年,就通過收購妙可藍多(天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進入奶酪食品市場,並經營“妙可藍多”品牌產品,但規模不大、品牌知名度不高。

2018年之後,隨着國內經濟的發展,居民消費水平普遍提高,奶酪行業突然大爆發,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高增長。

廣澤股份順勢而爲,於2019年更名爲妙可藍多,開啓了品牌建設的元年。2018年-2021年,公司奶酪業務收入持續保持60%以上的高增速,一舉坐上了中國奶酪行業的頭把交椅。

公司創始人柴琇深諳營銷之道,率領妙可藍多用奶酪棒產品主攻兒童羣體,同時,在各種渠道立體式投放廣告,迅速打響了品牌知名度。公司在國內奶酪行業的市佔率超過35%,奶酪棒的佔有率超過40%。

然而,2022年,奶酪行業的高增速戛然而止,次年,行業性的整體下滑到來,妙可藍多奶酪收入也同比下滑18.91%。這一年,公司營收大降,歸母淨利潤腰斬。

2021年,妙可藍多通過定向增發募集資金30億元,計劃投入到上海、吉林、長春三地的奶酪和特色乳品加工項目中,進一步加碼自身主業。

未曾想,行業風向突變,妙可藍多立馬放緩了擴張的步伐。

到2024年11月,上海和吉林募投項目的投資進度分別爲75.92%和68.59%,長春項目只有8.66%。募投項目嚴重延期,交易所爲此專門下發監管工作函表示關切。

在妙可藍多看來,目前中國的奶酪行業仍處於早期成長階段,人均消費量與日韓、美國等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未來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但爲了應對短期的外部環境變化,防範投資風險,公司主動控制產能建設的進度。

未來3年,“奶酪棒增長之戰”、“成人破圈之戰”、“B端突破之戰”,是妙可藍多必須要打贏的“三大戰役”。

蒙牛的作爲

妙可藍多的奶酪棒在市場初露鋒芒,很快引起行業的關注。乳業巨頭們都沒想到,它們在傳統乳品市場打得頭破血流之時,奶酪細分市場突然就走出了一個小巨人。

當時,妙可藍多創始人柴琇家族正在遭遇資金危機,甚至出現了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形。

2020年初,蒙牛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進入,以14元/股合計2.86億元,受讓原股東部分股權,成爲持有妙可藍多5%股權的重要股東。

對於妙可藍多,蒙牛不願意只做一名投資者,它更想要的,是通過這家公司,快速彌補自身在奶酪行業的短板。

2021年,蒙牛以29.71元/股,出資30億元參與妙可藍多的定增,與此同時,柴琇及其一致行動人承諾放棄所持股份股權的表決權,將公司的控制權讓渡給了蒙牛。其後,蒙牛又陸續出資高位增持妙可藍多,進一步鞏固控制權。

截至2024年9月,蒙牛持有妙可藍多36.63%股權,柴琇及其控制的東秀商貿合計持股15.89%。

蒙牛入主之後,對妙可藍多極爲重視,公司前總裁盧敏放,親自兼任董事長。

去年6月,蒙牛又將旗下蒙牛奶酪以4.48億元,轉讓給妙可藍多,以此解決同業競爭問題,並進一步鞏固妙可藍多在奶酪市場的地位。

2024年,妙可藍多終於逐漸走出上年的業績陰霾,預計全年歸母淨利潤爲9000萬元-1.3億元,同比增長41.87%-104.92%。但這一業績水平,仍沒有恢復到公司最好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