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收容點自主性高 幾乎滿牀

廣安居是北市社會局公辦民營的街友收容據點,佔牀率至少8成以上。(謝佳君攝)

北市府欲改造艋舺公園,周邊居民擔心原本在公園內生活的街友,將被迫四處睡覺,衝擊社區、商圈環境,安置、收容街友方式再次引發討論。目前公辦收容據點老舊、設門禁管理,街友安置意願不高,而民間收容據點夜間沒門禁,隱私性高,幾乎都滿牀。

在街友自立前,首要之務是提供暫時收容的避風港。目前北市除有公辦民營廣安居、公辦公營圓通居,還有民間社團臺灣芒草心慈善協會設置中繼收容據點。

位於大同區的廣安居有40牀,男街友4至8人一房、女街友8人一房,24小時管理且有門禁。廣安居主任吳慧盈表示,爲建立生活習慣,除訂定作息表,白天即使沒外出工作、求職或就醫,也須在公共空間參與安排活動,平均收容3個月,佔牀率8成以上。

在新北市中和區的圓通居達84牀,一房可住10餘人,北市社會局社工科長邱慶雄表示,圓通居大多是生活自理能力較差、行動不便的老弱街友,加上建物老舊難翻修,約只住滿一半。

看到公辦據點困境,芒草心協會在政府補助下,設置街友收容據點爲男性2至4人一房,女性1至3人一房,總共可收容20人,因同房人數少、隱私性較高也降低摩擦衝突,幾乎都滿牀。

芒草心秘書長李盈姿指出,一般人不想被管,街友也是,白天沒有駐點管理人員,夜間無門禁,若白天完成和社工約定好的上班、求職、就醫等事項,其他時間可待在房間,自主性和彈性都較高。

她說,美國近幾年嘗試提供單純居住空間,只有社工固定探視,因爲人不太可能一輩子無所事事,當街友不再煩惱住的問題,即便整天抽菸喝酒,有一天也會開始思考做點什麼事,或許是臺灣面對街友時可參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