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憂三貂嶺隧道葉鼻蝠減少 學者:環境穩定就會回來

塵封37年的舊三貂嶺隧道重見天日,隧道內保有當年建造工法與生態,頗具特色。本報資料照

位於新北瑞芳、雙溪交界處的三貂嶺友善隧道內,原本有達百隻的臺灣葉鼻蝠棲息,但有民衆說,發現蝙蝠數量減少到20幾隻,擔心蝙蝠消失。新北市觀旅局表示,蝙蝠數量沒有異常變化,也有保全在場,隨時提醒遊客經過時保持安靜,學者表示,環境穩定後蝙蝠還是會回來,不用太擔心。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全長3.19公里,是全臺灣首座採用鋼筋作爲鋪面的隧道,將塵封37年的舊三貂嶺隧道轉型結合自然生態,使用生態友善工法,讓隧道內擡頭就有機會見到倒掛的臺灣葉鼻蝠。

觀旅局表示,2023年1月接手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營運後,即有針對蝙蝠之數量觀察監測,隨着季節不同及蝙蝠習性影響,蝙蝠數量約介於20至70只間,並無異常變化。

對於民衆擔憂蝙蝠減少問題,觀旅局表示,目前於隧道內蝙蝠棲息區的兩端,都配有保全人員,隨時提醒遊客,通過蝙蝠棲息區時,自行車應全程牽行並保持安靜,請遊客於參訪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時,聽從現場管理人員及保全人員宣導事項,以確保隧道內生態環境維護。

導覽部分,觀旅局表示,目前採行平假日全面預約制,每週一休園,參訪民衆需先在官網預約,每日8梯次,每梯次開放160人,每日總預約參觀人次上限1280人,遊客依預約時段參訪隧道,另每日上、下午各有一個梯次提供遊客預約導覽解說服務。

前臺灣蝙蝠學會理事長同時爲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吳忠信表示,工程干擾是短暫,環境穩定後,蝙蝠還是會再回來,民衆不用太擔心。

新北市動保處表示,會持續觀察蝙蝠生態,民衆到此景點觀賞蝙蝠,切記勿大聲喧譁、勿捕抓、照相不用閃光燈避免干擾,生態維持良好,蝙蝠會再回來。

位於新北瑞芳、雙溪交界處的三貂嶺友善隧道內,原本有達百隻的臺灣葉鼻蝠棲息,但有民衆說,發現蝙蝠數量減少到20幾隻,擔心蝙蝠消失。圖/新北市觀旅局提供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全長3.19公里,是全臺灣首座採用鋼筋作爲鋪面的隧道,將塵封37年的舊三貂嶺隧道轉型結合自然生態,使用生態友善工法,讓隧道內擡頭就有機會見到倒掛的臺灣葉鼻蝠。記者江婉儀/攝影

位於新北瑞芳、雙溪交界處的三貂嶺友善隧道內,原本有達百隻的臺灣葉鼻蝠棲息,但有民衆說,發現蝙蝠數量減少到20幾隻,擔心蝙蝠消失。圖/新北市觀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