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田飛龍:認清民進黨民主交往論實質

名家觀點》田飛龍:認清民進黨民主交往論實質。圖爲10日小三通金門-泉州復航首航,金門縣觀光處長張瑞心(右2)代表陳福海縣長前往水頭碼頭,迎接首批入境旅客。(本報系資料照/於家麒攝)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理事田飛龍14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今年初以來,兩岸關係顯現些許回暖跡象。國民黨訪問團參訪大陸,兩岸小三通有序恢復呼聲漸高,都在釋放着利多與善意。有消息說,國臺辦主任宋濤在與國民黨訪問團會面時表示,只要認同九二共識和反對臺獨,臺灣各方包括民進黨人士也可來大陸交流交往。民進黨方面對此迴應稱,也歡迎宋濤主任去臺灣訪問,但前提是「尊重臺灣自由民主體制」等,這可簡稱爲「民主交往論」。

田飛龍表示,這裡的關鍵問題是:兩岸交往的政治前提到底是什麼?兩岸關係在歷史和法理屬性上都是一箇中國內部的法權關係,其最大公約數和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就是一箇中國,大陸2022年8月發佈的第三份涉臺白皮書清晰論證了這一點。一箇中國原則是兩岸一切形式交往乃至談判的清晰前提,這也是大陸方面提出回到九二共識即可開展一切形式交往的根據所在。大陸在兩岸交往方面的前提和原則從來都是清晰的,這符合大陸一貫政策立場,也是和平統一的基本路徑和方法。

田飛龍稱,民進黨2016年執政以來破壞兩岸關係的關鍵是背棄九二共識,走逐步深化的法理臺獨路線。民進黨對九二共識和一箇中國原則的政治背棄,是這些年兩岸關係惡化的最主要原因。民進黨這次提出「民主交往論」,再次暴露出虛情假意和迴避焦點的一面,沒對背棄九二共識的性質和後果進行政治反思與調整,而是沿着「民主臺灣」等修辭和路線搞擦邊球的臺獨法理與輿論儲備。民進黨的迴應是其「民主拒統」策略與立場的一貫反映,缺乏新意和誠意。

田飛龍分析,評估民進黨的政策實質,還是要回到九二共識和一箇中國原則,看其是否有規範性的迴歸或意向。民進黨上臺以來試圖將兩岸關係從「臺獨與統一」的對立轉換爲「民主與非民主」的對立,刻意放大臺灣本土主義、民粹主義以及與西方的「民主同盟」關係,爲臺獨開方便之門,這是「民主交往論」的政治實質。綠營的話語和邏輯恰恰證明了對一國兩制憲制空間缺乏理解和尊重。一中原則下的兩岸交往乃至「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並不妨礙臺灣社會的基本價值和制度定位,而是提供一中架構下對臺灣制度的更好保障和促進。2021年大陸發佈《中國的民主》白皮書和《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民進黨不願「讀懂」,還動用法律手段和公權力阻止臺灣民衆對相關價值和制度的真實接觸、理解和認同。

田飛龍認爲,民進黨近期迫於九合一選舉失敗的壓力、大陸對臺海局勢控制力上升的趨勢及臺灣經濟下行風險,在政策話語上出現一定緩和訊號,但在迴歸九二共識這樣的大是大非政治前提問題上並無任何積極跡象。明晰兩岸和平發展符合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也是兩岸最終達成和平統一的最佳路徑。但民進黨對此民意和大勢仍缺乏敏感性與迴應性。

田飛龍強調,對民進黨轉向承認九二共識不抱什麼幻想,但對臺灣社會與臺灣民衆回到一箇中國原則上是有信心和有期待的。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交往、鞏固和平及逐步達成統一,是兩岸關係演變的大勢。如果民進黨不能展開前提性的檢討和調整,繼續背棄九二共識,走「倚美謀獨」危險道路,最終將在政治與歷史進程中被邊緣化和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