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嘴張友驊滑倒送醫 第一時間救援保命有三訣竅

名嘴張友驊10月3日晚間6點半在北市信義區吳興街滑倒,頭部重創送醫急救。本報資料照

69歲的資深政治評論名嘴張友驊昨(3)傍晚與妻子散步時,疑似不慎失足滑倒,導致頭部重擊地面,失去生命跡象,目前仍在搶救中。衛福部曾發佈統計,跌倒是65歲以上長者受傷住院和急診主要原因,長輩容易跌倒傷的原因,包括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不足、認知障礙、視力異常、足部問題與不合腳的鞋子、受到用藥影響等。

若發現長者不幸跌倒,國健署提供三個步驟進行救援:

一、不要慌張、不要急着將長者拉起身,否則可能造成長者傷勢加重或有生命危險。

二、檢查長者是否還有意識,以及受傷或出血等狀況。

三、長者意識不清或大量出血,應儘快叫救護車並緊急送醫。

國健署發佈調查顯示,長者跌墜受傷地點有52%發生在室內、48%發生在室外,其中室內跌傷地點排行依序爲客廳、臥室、浴室、廚房或餐廳、陽臺、樓梯等。

除了環境之外,通常造成長者跌倒之相關危險因子,包括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不足、認知障礙、視力異常、足部問題與不合腳的鞋子、增加跌倒風險藥物的使用等,如何兼顧自身健康與環境安全,是防跌重點。

針對長者跌傷的地點及原因,因應天氣逐漸轉涼且清晨、黃昏視線較不明,國健署提出防跌三招,呼籲長者規律運動、維持居家環境及用藥安全。

第一招:規律運動不能少 遵循醫囑來用藥

第二招:居家環境要注意 照明、防滑要小心

第三招:起身、外出要留意反光標誌 馬路行走不要急

國健署長吳昭軍呼籲,長者及其親友可參考國健署出版「長者防跌妙招手冊(民衆版)」,提供居家環境檢核表、防跌習慣提醒表、防跌處方、長者身體機能評估方式等自我評覈表單,從住家環境是否有充足照明、扶手固定是否牢固、助行器或柺杖是否合適、地板是否雜亂或溼滑、衣物及鞋子是否合身、住家通道是否妨礙步行及用藥安全等,才能預防或降低室內跌倒的風險。

另外,國健署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長者整合性照護指引(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ICOPE)設計長者功能自評量表,針對認知功能、行動功能、營養不良、視力障礙、聽力障礙、憂鬱等六大指標進行評估,透過評估的結果,及早介入運動與營養等處置,就能預防及減緩長者失能的發生。

●長者防跌妙招手冊(民衆版)

●長者量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