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縣女幹部事件發展到這一步,已經不是諷刺的問題了

權柄在握口稱善,醜態百出假作寬。

編個理由遮舊賬,內幕常開又一端。

江西萬安3名95後在職大專女幹部提拔副科的事情還在發酵,針對這個事情,日前媒體採訪了當地組織部,並六問“三名95後女幹部被提拔副科”。

相關新聞評論區,不少網友都直呼“問得好”,殊不知這“六問”和我們想象得根本不一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更像是當地看到輿論來勢洶洶後的一種被迫澄清。

遺憾的是,繼上一次發佈情況說明後,這一次的澄清並沒有帶來正面效果,反而引起更多質疑。當然,這些質疑都是合情合理的,同樣的,也很讓人難堪。

在頂端新聞的採訪中,一位西南某省從鄉鎮走上縣直單位崗位的人士是這樣說的:

“事業單位提拔到行政編副科,這個用人跨度確實很大。一般來說,事業單位提拔就是事業單位副科,事業單位正科後可能會有機會轉公務員。”

“本科生五年能提拔,已經是很厲害的了。現在中專生考事業單位的也有,提拔確實很少。”

這一點,馬翔宇就是最好的佐證,作爲清華高材生,馬翔宇入職好幾年也只是一個科員不見提拔。所以別說本科生了,中專生能這般提拔實屬天方夜譚。

目前的質疑普遍指向,這三人的在職大專學歷和副科職位是否匹配?質疑她們是否能勝任?以及她們究竟有多優秀,能獲得提拔?以至於有媒體急不可耐地站出來發文,稱“在職大專也可以當幹部,別隻盯着學歷說事”。

這些質疑沒有錯,但我想說,相較於這些問題,更恐怖的是當地一次又一次的迴應,恐怖的是一切都太合法合規了,恐怖的是人們明明有意見、明明一眼看着就不對勁,卻找不到任何漏洞。

此前的“六問”中,記者曾提問“這三人的工作能力優秀體現在哪裡?成績和工作能力、貢獻能否公示?”

這是一個很正常且很關鍵的問題,既然說優秀,那肯定要展示成績出來。畢竟優秀不是靠嘴巴說出來的,要有實際成果。當地組織部的迴應就很有意思了“我們經過了嚴格的選拔考試,成績都有掌握,但是不能公開”。

這個回答就彷彿在告訴我們,我們說她們優秀,就是優秀,不優秀也優秀,但具體優秀在哪,無可奉告。

除了諷刺,我想不到第二個詞來形容此情此景。他們知道在欺騙我們,我們也知道他們在欺騙我們,但是他們還是將謊言進行到底。

針對是否合法合規這個問題,當地迴應說這三人都是通過專門的考試入選的,考試主要針對鄉鎮事業編人員、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到村任職過的選調生、掛職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指標不多,一個縣可能就兩三個指標。

有意思的來了,既然合法合規,也有專門的考試,那爲何那麼多幹部都沒通過,偏偏這三名中專定向生脫穎而出?難道說那些選調生、村書記和掛職第一書記都考不過這三人?一個縣就兩三個名額,剛好就人家這三人?

你知道有問題,但你就是說不出問題出在哪,這纔是最大的問題。合法合規沒錯,但這是最低要求,不是最高標準。但凡問問體制內的,事業編轉行政編有多難,基層行政編升副科有多難,就知道這事有多反常。

那當地到底有沒有這個政策,我查閱資料後發現確實有相關政策。但有這個政策就不代表沒有問題了,因爲這個政策真的是人人都知道嗎?

資料顯示,2024年全國共有高等學校3074所,各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4763.19萬人。再加上往年畢業的,這個規模極其龐大。在如此龐大的高校畢業生規模下,各種高學歷人才找個工作困難程度不言而喻。

可結果呢,到頭來人家中專畢業,不僅找到了工作,而且還是事業編,工作幾年以後又直接提拔成了行政編副科級,這難道不詭異嗎?

爲什麼那些本科、碩士、博士的高材生們當初不選擇上中專,爲什麼不選擇定向培養?甚至畢業後擠破頭地去考編?難道他們傻嗎?還是他們喜歡挑戰?都不是!而是在這些人中,有不少人都接收不到這個消息。究竟什麼人能第一時間看到此類消息,答案顯而易見。

另外,我在查到的資料中,找到的都只是定向農業水利技術人員,沒說畢業後分配到便民服務中心工作,更沒說短短几年就能提拔成副科。所以,當地如果真的認爲合法合規,就應該拿出有說服性的證據和文件,而不是嘴上說說或者直接不方便告知。

在法律上有兩個詞,叫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

程序正義強調案件處理過程中的公平與正確,確保程序得到普遍認可並保護雙方合法權益;實體正義則指結果上的公正和正義,代表着人們追求的公平結果和古老的善惡報應觀念。

在這件事中,每一步都有紅頭文件,每一步都合法合規,這確實是程序正義,也是某些人的底氣所在,我們無法質疑這其中有沒有貓膩。

但問題是,程序正義不代表實體正義,偏離了實體正義的程序正義,就是一種莫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