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汽車經濟學者:歐洲人對中國電動汽車接受度上升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德國、美國特約記者 青木 馮亞仁】9月,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創新高,中國市場以110萬輛的銷量在其中起到關鍵拉動作用。而中國電動汽車品牌也在國際市場上持續發力,9月出口10.5萬輛,同比增長19.3%。此外,越來越多外國消費者對中國電動汽車感興趣。根據美國管理諮詢公司Arthur D. Little近期的報告,近三成的美國受訪消費者和超四成的歐洲受訪消費者表示“有興趣購買中國車企製造的電動汽車”。對此,《環球時報》記者在歐美地區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消費興趣進行了走訪。

記者前往了比亞迪在德國法蘭克福的門店,門店放着比亞迪的海洋系列和王朝系列,吸引了許多行人的目光。

在門店中看車的鐵路技術人員奈德哈特告訴記者,他在歐洲盃的球迷廣場上認識了比亞迪,對它產生了興趣。這次他決定購買的車型是“比亞迪唐”。奈德哈特稱讚該車的駕駛艙和屏幕,並表示巨大的空間特別適合他這樣一個養狗的大家庭。與歐美品牌的電動汽車相比,中國電動汽車更加智能、時尚,續航能力更強,試駕後也很平穩。“最重要的一點:性價比更高。”他說。

德國汽車俱樂部ADAC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約六成德國受訪者表示他們可能會購買中國製造的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除了價格外,受訪者還看重中國汽車的創新技術、有吸引力的設計和做工品質。

記者最近兩三年在歐洲道路上看到的中國品牌汽車越來越多。中國品牌名爵、比亞迪等,經常出現在各國的暢銷電動汽車榜單上。小鵬、蔚來、零跑、長城、吉利、極星等品牌也頻頻被歐洲媒體報道。不過,儘管中國汽車在歐洲許多國家的銷量每年有兩位數的百分比增長,但仍然面臨一些障礙。

家住漢堡的女商人弗蘭齊斯卡最近買了一輛奔馳燃油車。她對記者表示,她也瞭解過中國電動汽車,考慮到中國車在德國的銷售和維修網絡還不夠完善,而且歐洲的電動汽車價格沒有優勢,甚至更貴。同時歐洲電費也很高,充電網絡不密集,因此覺得電動汽車並不適合自己。

在認知上,對於美國車主來說,中國電動汽車相對於本土或歐洲生產的電動汽車具有價格優勢,但許多消費者並不熟悉中國電動汽車品牌,這對品牌意識較強的美國消費者來說有着比較大的影響。同時記者關注到,美國也存在供應鏈渠道有限、電動汽車基礎設施發展滯後等問題,電動汽車市場相對比較滯後。此外,美國駕車者仍然偏愛燃油車等文化因素也導致美國車主更傾向於選擇傳統汽油車型。

“總體來說,歐洲人對中國汽車的接受度正在提升。”慕尼黑汽車經濟學者明格爾斯對記者表示,中國電動汽車的技術、質量、設計等都處於領先,現在缺的是營銷網絡等,也需要歐洲電動汽車更好的大環境。他認爲,歐洲需要加大充電網絡建設,各國政府應繼續給予購買電動汽車更多獎勵,同時降低電價。只要歐洲電動汽車市場變得更活躍,同時中歐雙方能就關稅達成協議,中國電動汽車銷售或將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