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觀察丨聖誕訂單新變化:歐美客戶更注重性價比,企業擁抱訂單碎片化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康喜 廣州報道
10月27日下午,第136屆廣交會第二期閉幕。來自全球各地的採購商帶着“戰利品”走出展館,上萬家參展商在展館內整理訂單,打包展品,裝貨返程。
儘管不及首日的人流規模,但作爲“中國第一展”,廣交會第二期依舊給東莞外貿企業帶來了新活力。眼下西方聖誕節將至,中國聖誕用品出貨接近尾聲,對於二期參展企業來說,今年廣交會上的成交量也將是下一年聖誕訂單的重要參考。
廣交會二期重點展示了家庭用品、禮品及裝飾品、建材及傢俱等傳統產品,突出“綠色、新穎、時尚”三大主題。展會上的主題,很大程度揭示了歐美聖誕訂單的新變化。
廣交會期間,東莞東麗塑膠製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李耀國異常忙碌。他今年親自帶隊,攜1000多款園林產品亮相廣交會,並在爲期5天的展會上拿到2000萬美元訂單。
他觀察到,今年廣交會上的歐美客戶,在訂單需求上已經和往年有了大不同。“客戶既要品種新穎,價格也要求實惠,整體更加關注性價比。這對企業的綜合實力,尤其是開發能力以及企業自動化生產程度都提出了很高要求。”李耀國說。
聚焦到今年的聖誕訂單上,則表現爲在更注重性價比的同時,訂單也更趨向碎片化。東莞市美高工藝製品有限公司展位負責人樑曉華說:“今年很多客戶的訂單連起訂量都達不到。比如聖誕樹要出貨,需要和其他產品拼在一起,才能湊整一個貨櫃。而且產品材料也要求升級爲可降解材料,同時價格還不能太高。”
利潤壓縮與訂單碎片化
東麗塑膠的海外市場大部分集中在歐美。過去,儘管歐美客戶對產品質量非常看重,但在廣交會上,這家外貿企業幾乎每年都能拿到超預期的訂單。如今,情形已發生急轉。今年廣交會上,歐美客戶明顯對價格是否優惠更感興趣。
近年來,隨着人造植物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仿真花生產得到了快速發展,已成爲全球主要的仿真花生產及出口國家。東麗塑膠的主要產品正是人造植物和人造花。
不同以往,今年歐美客戶的需求非常明確。“開發的新產品一定得是以前沒有的,要獨特、新穎。因爲現在他們消費需求也在下滑,如果對方已有類似產品,他便不會再買。所以必須要先吸引到客戶,而且價格要低。”李耀國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美高工藝參展的聖誕樹和聖誕圈,也面臨相同的難題。樑曉華表示,當前美高工藝的海外市場中,美國佔到60%,歐洲佔到40%。今年廣交會期間,歐美客戶非常注重環保,對原材料要求較高,同時還會調查企業的財務狀況。
“像往年廣交會上,一些歐美國客在廣交會結束之後會直接來工廠挑樣品,但今年不同,客戶下單都相對謹慎。”樑曉華介紹,隨着客戶在環保方面要求越來越嚴格,今年以來,企業不得不重新尋找供應商。“相關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價錢又貴,對方又不肯加價,實際壓縮了不少企業的營業利潤。”樑曉華說。
注重創意創新和設計,是這幾年聖誕訂單的主要趨勢。但能否在滿足個性化多樣化需求的同時,做到既“物美”又“價廉”,具有很高性價比,這對外貿企業而言,短期內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拿到訂單,必須要持續降低成本和利潤。
擺在美高工藝的面前的選擇似乎並不多。樑曉華表示,現在,紙箱、刀這類產品,客戶都要求出具環保認證證書,且要說明生產用紙來源是哪裡,哪一家廠製作出來的。“這無疑提高了生產成本,壓縮了利潤空間。我們和客戶協商提高單價,客戶又不願意,所以面臨着互相拉扯的局勢”。
利潤之外,伴隨着國際貿易環境的進一步變化,外貿企業訂單的持續碎片化問題更加明顯。
這一趨勢有目共睹。諸多外貿企業透露,今年以來,歐美客戶依舊會繼續下單,但下單謹慎,且很多客戶不再將一年的訂單一次性下到國內,會先“試水”。
“以往客戶的下單量都是比較大的,我們生產過程中就會非常方便,效率也高。但現在客戶下訂單,不會直接把下半年的量給我們,會先試一個月,看看銷售好不好,再決定要不要繼續下單。”李耀國表示。
作爲廣東佳居樂家居科技有限公司外貿總監,樑啓豪對當前外貿訂單碎片化問題也深有感觸。他介紹,由於佳居樂主打全屋定製,時間不需要很久,因此企業目前還有部分歐美聖誕訂單在敲定。“受到北美市場關稅影響,我們部分類別的產品,客戶還在觀望。以往沒有關稅的影響下,客戶會提前下訂單,也會下很多套,現在有的客戶表示,只想嘗試一兩套,來了解通關清關情況。”
樑啓豪向記者估算了一下數額,以前,每年的下半年出貨量都比較大,第四季度訂單都可以超過500萬元。“但現在相對少了,可能是少幾百萬吧。”
如何適應新變化
爲了適應新形勢,東莞外貿企業一直在尋求突破。無論是產品創新、產能提效還是奔赴海外建廠,想方設法穩訂單、穩客戶。
在李耀國看來,實際上,訂單碎片化問題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存在。“這是歐美多年經濟危機之後,國際市場形成的新變化。產生這一變化的原因主要是消費需求已經趨於個性化,同時,國外進口商對去庫存化變得更加癡迷,採購小單、短單可規避高庫存風險。當然,還包括國際貿易局勢的變動。”
對於客戶在訂單和環保等多方面的新要求,很多外貿企業負責人表示,企業要堅定走出去,只有不斷壯大自身實力,提高適應全球市場波動變化的應對能力。“其實都得慢慢去解決,客戶有什麼要求,我們都得克服困難不斷解決,不然的話,訂單也不會到我們手上。”樑曉華表示。
老外貿人李耀國前兩年就感受到了這種變化。他表示,上述一系列新變化,對企業的利潤成本都會有影響,首先便是生產效率降低。爲了適應新趨勢,企業的產線也要重新調整、改造。
“最關鍵的一步是,我們要先和公司管理人員講明白理由,不要再想着以前那樣大批量生產。現在整個環境都變了,現在重要的是服務好客戶。”李耀國說。
而後,李耀國帶着團隊開始調整生產。基於最新市場局勢和客戶要求,重新打造標準化的生產模式,標準化的作業流程、生產工藝等等。“現在差不多已經完成,大部分環節都已經基本適應,未來企業還要繼續提高自動化程度”。
樑啓豪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正常情況下,企業大概2個月就可以完成一個訂單,現在關稅影響,一項北美客戶訂單已經拖到五個月。訂單小,準備的時間長,有些貨運公司也不願意接,導致企業被動。
“我們會繼續聯繫老客戶,利潤低一點,主要看看能不能吸引客戶,也不是說今年不行就不做了,企業都會注重長期合作,這個項目不行,下一個也會跟我們談,總有合適的。”樑啓豪說。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注意到,越來越多深耕歐美傳統市場的企業,開始試水多元化發展的路徑。一方面,企業透過廣交會捕獲新興市場的新訂單;另一方面,也着手在海外建設工廠,以此應對國際局勢變動帶來的影響。
下一步,墨西哥、阿聯酋等國家以及“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都將是這些企業走向國際“前站”。外貿企業不僅計劃將東莞製造銷往這裡,還將在這些地方紮根生存,並重新走向歐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