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文化與藝術的交織:2024南島國際美術獎暨展覽在臺東美術館精彩展現
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是南島語族文化的重要匯聚地,藉此盛會,希望能更多的人理解與珍視南島文化,探索南島文化的多面向及可能性。
(圖/國立臺東大學 整合設計與藝術工作室提供)
本次展覽聚焦在文化認同、自然環境、遷徙經驗及生活哲學等議題。其中,有三位藝術家的互動裝置與自然環境產生呼應,像是陳豪毅《o lalan no oway》 作品,透過牆面穿出的黃藤爲互動媒介,表現人與自然間的深刻互動與成長曆程;王鬱雯《溪底,星星消失了》則以臺東七裡溪的探索爲題,讓觀衆透過紫光燈與作品互動,探索溪流的多樣生態;Apo' 陳昭興與王亭婷《等待漲潮— mataktak大出》聚焦阿美族捕魚文化,以三角網互動裝置呈現永續漁法理念,並揭示當代海洋生態的危機。
(圖/國立臺東大學 整合設計與藝術工作室提供)
郭悅暘的作品《‘usavan ni ljalje’elan》以北排灣語「渴望」爲題,探討文化及土地變遷,並運用錄像和象徵性裝置如月桃編織、鐵鍋與獸皮,反映當代原民青年對傳統文化的渴望與身份認同。陳淑燕的《島舟之洋》使用南島文化中的構樹-樹皮布和漂流木等材料,形塑如舟船和島嶼的懸掛裝置,展現羣島之間文化的流動和傳播。撒部‧噶照《像海浪一樣》則結合雕刻、繪畫與音樂,以海浪爲象徵,探索阿美族部落祭典中的傳承意涵。
(圖/國立臺東大學 整合設計與藝術工作室提供)
藝術家們也關注文化與身份認同的議題。黃敬中的《所繫何處》以「記憶之所」爲主題,探討人在自然與都市間的身份狀態,並透過炭化木與鋼鐵的對比來表達遷徙過程中的文化矛盾和歸屬感。澳籍藝術家餘曉冰《樹在地上》結合駐村經驗,以當地植物爲自然染料,反思文化與土地的聯繫,探索身份認同的過程。而阮原閩《Rhngun》則以賽德克神話「Pusu Qhuni(樹根)」爲基礎,藉由織品、鏡子等媒材探討家與身份的流動性,展現出人們族羣、自我身份認同間的關聯性。其他參展藝術家也各自表達對文化的詮釋,如高敏修《繚繞獸首 (Faces of the Lingerers)》,通過細緻的頭像雕塑探索泛靈信仰及外來文化的影響,思考對自然的崇拜與祭儀文化的身份認同。
(臺東縣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