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定論英主暴君 罵不絕焚書阬儒
北京頤和園。(新華社資料照片)
被人們視爲暴君,這對於秦始皇來說並不特別冤枉,他確實稱得上一個暴君的標準;但是,許多和他同樣殘暴的皇帝沒有被稱爲暴君。
簡略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的秦始皇評價史,可以看出,歷代文人、政治家因出於不同的目的,具備不同的眼光,處於不同的時代,對秦始皇的評價絕無雷同。不僅古人如此,今人對秦始皇的評價同樣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難以定論。由於評價難以統一,所以,對秦始皇的解讀永遠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可能有所謂的定論。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秦始皇,我並不想以個人的眼光評價這位蓋棺而難以定論的中國第一位皇帝。因爲,對秦始皇評價的這個動態的過程遠遠沒有結束。
性格中殘暴的一面
但是,如果一定要做出所謂的評價,我們只能說秦始皇是一位對中國社會發展有巨大貢獻的皇帝,同時也是一位備受爭議的皇帝。
秦始皇爲後人詬病最多的暴政是焚書阬儒、嚴刑苛法、濫用民力,正因如此,他成爲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對此,我們該如何認識呢?
「焚書」事件爲中國文化專制的肇始,影響極壞,須徹底清算。「阬儒」之說並不準確,因爲其實是阬術士,它是秦始皇一怒之下的失當舉措,但並不意味着秦始皇殺人成性。僅僅從人數上說,秦始皇所阬殺的四百六十名術士也不是兩千多年間封建皇帝中殺人最多的。明成祖朱棣奪取政權之後,一次就殺了方孝孺十族共八百三十七人,而原因僅僅是方孝孺不願歸降朱棣,不承認朱棣憑藉武力奪取政權的合法性。如果以殺人的多寡來定義暴君的話,那麼,中國歷史上的絕大多數皇帝都是暴君,包括那些我們認爲是「明君」的皇帝。
如果以大修皇陵、大造宮殿來定義暴君,歷史上沒有幾位皇帝不爲自己大修皇陵的,難道他們都是暴君嗎?乾隆皇帝也以奢侈聞名,歷朝歷代沒有幾個皇帝修那麼多的園林,就是桀紂也不能與之相比。他在北京及京畿維修、興建的皇家宮殿園林,如皇宮的寧壽宮及其花園、天壇祈年殿(換成藍色琉璃瓦)、清漪園(頤和園)、圓明園三園、靜宜園(香山)、靜明園(玉泉山)、避暑山莊暨外八廟和木蘭圍場等,然而,沒有人因此痛斥他是暴君。
如果以嚴刑苛法來定義暴君,秦律的確嚴酷,但是,漢代建國之後承襲的就是秦律。直到漢惠帝時才廢除挾書令,至呂后時才明令廢止夷三族罪,然而,三族罪在此後非但沒有被廢,而且還逐漸發展成爲五族罪、七族罪、九族罪、十族罪。可見,後世律令不比秦律寬鬆多少。
秦始皇的性格中確有殘暴的一面。
滅趙之後,秦始皇破例來到趙都邯鄲,這裡是他度過了九年童年時光的地方。故地重遊,秦始皇進行了殘酷的報復,凡是當年和他母親有仇的趙人,全部活埋。我們無法得知秦始皇是如何知道誰和他的母后有仇,儘管他對自己母后的印象並不好,但他還是對當年母后的仇家實施了最殘酷的報復。然而,這只是一個個案。大多數情況下,他處理問題還是比較理智的。
被人們視爲暴君,這對於秦始皇來說並不特別冤枉,他確實稱得上一個暴君的標準;但是,許多和他同樣殘暴的皇帝沒有被稱爲暴君。其實,他被稱爲暴君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大秦帝國二世亡國,做爲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短命王朝,人們往往將責任歸咎於秦始皇的殘暴。魯迅先生曾說:「秦始皇實在冤枉得很,他的吃虧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幫閒們都替新主子去講他的壞話了。」〈華德焚書異同論〉
其實,秦國二世而亡的原因,賈誼在〈過秦論〉中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其失在於秦取天下、守天下都使用暴力,導致民心盡失。如果秦始皇在兼併六國之後改弦易張,不急於集中用兵,不急於興修大量工程,給百姓以休養生息的機會,就不會造成「天下苦秦久矣」的被動局面。這樣,陳勝、吳廣也不會被逼得鋌而走險,即使有人鋌而走險,天下百姓也不會「雲集迴應」。
一生概分四個階段
評價秦始皇應當完整地看他的一生,他的一生大致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出生至十三歲。這一階段的前九年他在趙國,其父異人是秦國派到趙國的質子。秦始皇是質子之子,地位低下,生存權完全沒有保障,這是他過得最悲慘的九年。九歲時,因爲他的父親當上了太子,註定要成爲日後的秦王,他的命運才峰迴路轉、柳暗花明。他被趙國禮送回國,開始受到良好的培養教育。十三歲那年,其父去世,他繼位成爲秦王,這是秦始皇一生的第一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只是一個孩子,一個沒有權力的孩子。
第二階段是從十三歲到二十二歲。秦始皇十三歲繼承王位,此時雖然已成爲秦王,但因年幼,政權並不在他手中,而是在母后趙姬與呂不韋、嫪毐手中。他目睹了嫪毐的橫行不法、呂不韋的專權,無奈手中無權,只能權忍等待。
二十二歲時,秦始皇舉行了加冠禮,這纔開始親掌政權。從這一年到他三十九歲成功兼併六國統一天下,是秦始皇一生的第三個階段。在這一階段他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平定了嫪毐和呂不韋兩大政治集團,二是爲最終兼併六國進行準備,三是發動兼併六國的戰爭。
從他三十九歲到五十歲病故是秦始皇一生的第四個階段。這個階段他在兼併六國成功之後,爲建立並鞏固以皇帝爲最高統治者的中央集權制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設,如建立中央的三公九卿制、地方的郡縣制,統一文字、度量衡、車軌,北伐匈奴,南征南越,修築萬里長城、馳道、直道、驪山陵,進行五次大巡遊,大尋仙藥,焚詩書,阬術士等。秦始皇飽受後人非議的事件基本上都發生在這一人生階段。其間,他有貢獻,也犯錯誤,而且越到生命即將結束之時,他的爲政越是糟糕,如四十六歲開始修萬里長城,四十七歲焚詩書,四十八歲阬術士。可以這麼說,秦始皇的主要敗政出現在他死前四、五年間。
綜觀秦始皇的一生可以發現,在他一生的四個階段中,他基本上只在第四個階段犯了一系列錯誤。此時,他完成了對六國的兼併,建立了皇帝制度,自以爲功高三皇,名過五帝,個人慾望極度膨脹,自以爲無所不能。他要完成一系列的大型工程,既要大修陵寢,又要大求仙藥,此時的秦始皇已經完全聽不進大臣的意見,一意孤行,不立太子,不立皇后,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勞民統治已使大秦帝國成爲即將點燃的火藥桶,僅憑一個火星就可以將大秦帝國炸得粉碎。此時的他沒有一點自省的意識,意識不到自己死後一年即將爆發反秦大起義。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