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來北往》:時代交響中的鐵路情懷與劉璋牧的導演魅力
這個春節檔的劇荒,被《南來北往》給溫暖又歡樂地拯救了。
臘月二十七(2月6日)於央視八套和愛奇藝首播的年代情感大劇《南來北往》,講述的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新老兩代鐵路警察之間的故事,並且通過他們的工作崗位——奔馳的客運列車,讓觀衆們感受到了一幕幕旅途中的悲歡離合。
影像層面有大電影質感,敘事節奏張弛有度
《南來北往》導演劉璋牧是攝影師出身,非常擅長用影像營造氛圍和刻畫人物,對影片的節奏與表演的把控力也很強,讓《南來北往》這樣一部年代劇,瞬間將觀衆帶入到那個日新月異的社會變革之中,有家長裡短,有人間百態,儼然是一曲飽含深情的時代之歌。
追劇到如今,能夠深刻感受到劉璋牧導演在創作層面的精進,他賦予了《南來北往》最寶貴的兩個特質,分別是真實和浪漫。真實,是以精良的製作,細膩地呈現,讓這部作品成爲了一部極具現實主義的年代大劇。浪漫,則是爲樸素的生活,注入了許多的喜劇元素,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無論是愛情、工作或者學業。普普通通的日子裡,那些讓人耳目一新的人物關係,和讓人忍俊不禁的東北風對話,總能折射出人性的閃光。
基於導演的攝影師出身,《南來北往》在鏡頭運用方面相當考究。有多個調度複雜的長鏡頭,比如全劇開篇,穿梭於行駛中的列車的長鏡頭,看似極簡,又頗具匠心,曾經時代的生活場景一一入鏡,帶來強烈的觀劇沉浸感。而在一些動作場景,和大量的生活場景中,又以快速剪切的方式,使得這些年代畫面更加鮮活飽滿。而在呈現人物間的複雜情感之時,又擅長以細膩表情和動作的捕捉,並且格外關照人物間遠景近景與特寫的空間關係,緊密貼合劇情的情緒延展,儼然是張弛有度般的行雲流水。
有關大時代的小切口,或許沒有比一輛南來北往的客運列車更合適的了,這是一個流動的看世界的窗口。從寧陽往返哈城的列車上,那些東奔西走的乘客,有的是時常遇見的熟客,但更多是偶然相逢陌生人,不僅可以窺見一幕幕打拼的努力,生活的熱望和生存的艱辛,而且也可以從魚龍混雜的人羣中,辨識出善惡人間的陰面與陽面。
出場角色衆多形象飽滿,導演把控能力超強
作爲一部故事線密集,出場人物衆多的作品,《南來北往》最難得的是,每個人物都立住了,無論是馬家汪家及他們生活的居民區衆多街坊鄰居,還是全劇串起的一系列案件中出場的各色人等,無不形象鮮明、性格飽滿。因此在演員調度和表演把控的層面,導演劉璋牧功不可沒。
丁勇岱與白敬亭的搭配,一個飽經滄桑、經驗老道,一個發硎新試、銳氣滿滿,彼此間的對手戲,碰撞出了許多的火花。作爲老戲骨的丁勇岱,雖然出演過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但劉璋牧賦予了他飾演的馬魁更多的人物風采,這樣一個不苟言笑又兼具了“嚴父慈母”於一體的老幹警,充分發掘了演員在表演層面的深度與廣度。
演過多部古偶作品的白敬亭,在劇中蛻變成了一名膽大心細,偶爾衝動,但又相當認真執着的新干警,這或許是他踏入演藝圈最具神采的一個角色。很明顯,導演挖掘到了白敬亭身上的銳氣,那是形象上意氣風發的少年感,結合人物內心世界的沉穩與堅韌,所迸發出來的角色風采。向來極具現代時尚感的金晨,梳起了麻花辮,當起了售貨員,也在劇中讓觀衆看到了她的在表演層面的無限可能。
本劇大量的知名演員出演,對觀衆們而言,不僅僅是看個臉熟,更是從他們的表演中,感受到這樣一部羣像戲的星光四射。畢竟,無論是多大的腕兒,到了《南來北往》之中,便猶如被刻在了時代年輪的記憶符號,無不讓人印象深刻:無論是倪大紅飾演的盲人乘客,還是李乃文飾演的賈金龍,王迅飾演的王國富,潘斌龍飾演的董鋼,塗鬆巖飾演的盧學林,李勤勤飾演的劉桂英……對於演員 而言,龐大的演員陣容,更是考驗在拍攝前期與拍攝過程的溝通與交流。
如何給演員們配比角色,如何讓演員更精準的呈現人物的特徵,並將他們的人物風采與年代氣質進行最佳的結合,都是由演員與導演共同努力的結果。對演員的挑選,對角色的調教,對拍攝的把控,劉璋牧導演確實有他獨特的眼光與方法,並通過劇情的推進,來呈現出人物成長的曲線,既是對演員的嚴峻考驗,也是對人物的深度挖掘,這也是《南來北往》好看耐看的原因所在。
如今《南來北往》正在熱播,作爲央視的春節檔開年大戲,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主創團隊的匠心,而且也爲未來同類型作品的創作,提供了太多的借鑑與參考。無論是對時代的真實還原,還是於尋常生活中凝練的華彩,以及在光影拍攝剪輯層面所帶來的大電影質感,一定是未來行業創作的潛力所在與方向所指,無疑也提升了年代劇的標杆。
正如導演劉璋牧所說:“時代的印記,會深藏在每個人的目光裡……我必須捕捉和再現屬於那個時代的目光”。也感謝導演爲我們帶來的這部《南來北往》,他用創作,讓我們的目光聚焦於這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也讓我們心潮澎湃於這個朝氣蓬勃的變革時代。《南來北往》確認是這個春節期間必追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