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機迫在眼前 德國開源節流補貼並進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德國亟欲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採取開源、節流、補貼三路並進的策略。(圖/ 美聯社)
德國時序進入秋天,一年最寒冷的季節近在眼前。10月中,總理蕭茲(Olaf Scholz)一聲令下,原本預定在年底關閉的3座核電廠將延長運轉4個月,可見能源危機急迫的程度。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德國亟欲擺脫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採取開源、節流、補貼三路並進的策略。目前看來,只要酷寒的時間不要太長,德國可望平安熬過今年冬天,不至於陷入能源供應短缺的窘境。
首先在開源的部分,由於經天然氣管運輸的俄羅斯天然氣隨時可能中斷,再也不能信賴,德國改向挪威、卡達、美國大買液化天然氣,冬季來臨前夕,天然氣儲量已達成100%的目標。
德國原本沒有自己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只能從鄰國進口。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1個月,德國以罕見速度趕工興建接收站,預計明年初啓用,可望大幅增加天然氣進口量。
迫於天然氣短缺,德國改多用燃煤發電,暫時接受碳排增加。據聯邦統計局數字,今年上半年火力發電佔總發電量的比重增加到31%,比去年同期增加4%。
追根究底,再生能源纔是人類擺脫對化石能源依賴的根本之道,這點歐洲各國都有體認。
根據環保智庫Ember的報告,戰爭爆發半年來,歐盟的再生能源發電量創下新高,法國、義大利、波蘭等國都寫下歷史紀錄。德國的風力和太陽能加起來近發電量的4成,相形之下,天然氣發電的比重從去年同期的18%降到12%。
至於節流,自從7月以來,首都柏林到了夜晚古蹟立面的聚光燈就全面關閉。9月起,全國公務機關的暖氣最高只能開到19度,走廊甚至不開,民衆去辦事恐怕得穿着大衣。政府登高一呼,私人企業羣起響應,辦公室的暖氣今冬將全面降溫,在室內工作的人最好穿着外套。
媒體上到處可讀到教人節約能源的小撇步,例如暖氣溫度不要設定太高、改用省水蓮蓬頭、用冷水洗手、關掉電子用品不要待機等,節能彷彿成了全民運動。
爲減少民衆的能源負擔,德國政府還推出號稱「防火牆」、總額最高2000億歐元(約新臺幣6兆元)的補貼,預計在接下來2年實施。政策內容包羅萬象,其中有一次性的能源補貼,也有電價和瓦斯費的上限規定,民衆只要用量不超過一定額度即可得利。
補貼讓人民有感。蕭茲10月20日在國會發表施政報告時,特地對全國民衆努力投入節能表示感激:「我們無懼威脅及早準備」、「從依賴中解放出來」。他強調,國家將保護消費者和企業,避免受到飆漲能源價格的衝擊,民衆沒必要對無法支付電費和瓦斯賬單感到恐懼。
由於民衆和業界自動自發節能,加上今年秋天的均溫比往年略高,過去幾周德國的天然氣用量比往年同期足足減少30%,看來節流正發揮效果。
根據官方能源監理機關「德國聯邦網路局」(Bundesnetzagentur)的預測,只要3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如期完工,天然氣的用量至少減少20%,今天冬天德國應該不至於出現供應短缺。(編輯:高照芬)1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