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放大招!結構性存款年利率最高達7%
本報記者 慈玉鵬 北京報道
結構性存款利率近期有所升高,部分產品年化收益最高一度達到7%。
《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瞭解到,近期結構性存款利率上升或因年末商業銀行攬儲壓力,應是階段性變化,而上線利率較高的產品通常掛鉤波動較大的金融標的。
記者採訪瞭解到,投資者投資結構性存款,應關注收益不確定性、流動性較低等風險,應充分了解產品的結構、收益計算方式等因素,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作出決策。
利率上升或是階段性
2025年1月19日,某外資行發佈“熱銷匯率掛鉤結構性存款美元款產品”顯示,某結構性美元存款產品,掛鉤標的爲美元/日元即期中間匯率,年化收益範圍爲1.0%—7.0%,投資期限爲12個月,最低投資額爲30000美元,每1000美元遞增。產品風險評級爲“2-保守型”;另一款該行推出的結構性存款產品投資期限爲24個月,產品風險評級也爲“2-保守型”,掛鉤標的爲“歐元/美元即期中間匯率”,年化收益範圍爲3.0%—4.5%。
上述外資銀行提醒,結構性存款產品不同於一般性存款,具有投資風險,應當充分認識投資風險,謹慎投資。結構性存款產品的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不等於產品的實際收益,投資須謹慎。產品只根據銷售文件的約定在持有產品到期的前提下才保證投資本金,不保證最低收益以外的投資收益,最不利的投資情形下,持有至到期的年化收益率爲零。
記者注意到,部分結構性存款產品風險等級較高。例如,另一家外資銀行近日推出的“豐瑞系列可轉換非保本結構性存款”,掛鉤標的爲“南方東英恆生科技指數ETF和華夏滬深300指數ETF”,風險水平爲“到期不保本”,最低起投100萬元人民幣。記者獲得上述產品相關材料顯示,該產品適合於風險承受程度爲激進型的投資者。
北京地區某銀行人士表示,部分結構性存款產品購買門檻較高。例如,購買某款結構性存款產品,投資者需具有兩年以上投資經歷;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家庭金融總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整體看,非外資行推出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利率相對較低。例如,某股份行近日發佈結構性存款產品,風險等級爲R2,產品收益類型爲保本浮動收益型,其中,188天期限產品參考年化利率爲1.30%—2.40%,認購起點爲1萬元。106天期限產品參考年化利率爲1.10%—2.40%,認購起點爲10萬元。20天期限產品參考年化利率爲1.10%—2.20%,認購起點爲1萬元。另一家城商行近日推出結構性存款產品顯示,掛鉤匯率的14天個人結構性存款,起購金額爲1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爲1.6%—2.35%。上述產品年化利率最高均低於2.5%。
北京財富管理行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楊海平表示,一般而言,結構性存款具有保本功能,產品設計較爲複雜,流動性相對較弱。就現階段結構性存款的特點而言,一是在低息環境之下,結構性存款的吸引力有所提升;二是在中美利差仍較大的情況下,掛鉤美元利率、黃金、匯率等的結構性存款產品有所增加;三是對結構性存款的監管持續趨嚴。
楊海平表示,近期結構性存款產品的收益率表現確實不錯。其主要原因可能在於,通過掛鉤衍生品可以獲取海外市場的紅利。近期結構性存款的較高收益率也源於年末商業銀行攬儲壓力,以及商業銀行結合市場實際審慎推進創新。綜合判斷,結構性存款產品利率上升可能是階段性的。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表示,歲末年初是銀行攬儲旺季,銀行間的競爭促使部分結構性存款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出現上升趨勢。部分中小銀行和外資銀行爲了吸引客戶,推出高收益的結構性存款產品,與大型銀行形成差異化競爭。例如有些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可達到7%,這些產品通常掛鉤波動較大的金融標的,如黃金、美元、匯率等,從而提升了潛在收益。儘管結構性存款能吸引更多客戶,但如果銀行的利率上升過快,可能導致其資金成本上升。尤其是在結構性存款所依賴的衍生品收益較難預測、波動較大的情況下,銀行可能需要承擔更大的風險和更高的資金成本。另外從長期來看,銀行存款利率整體處於下行通道,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收益率也呈現下降趨勢。
應關注流動性
從風險看,楊海平表示,結構性存款產品的風險點在於其收益與掛鉤標的市場表現密切相關,在一定的條件下,結構性存款產品到期時可能只能獲得較低收益甚至無收益。此外,結構性存款產品的流動性也是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方面。
葉銀丹表示,結構性存款的風險一是收益不確定性,有高估潛在收益的風險。結構性存款的收益通常與金融衍生品掛鉤,而這些標的資產的市場表現是不可預測的。市場波動可能導致投資者的收益低於預期。如果投資者不充分理解產品的結構和收益來源,可能會高估收益或低估潛在風險。二是市場波動風險。結構性存款的收益高度依賴於金融市場的波動,特別是股市、匯市等。這些市場的波動性較高,如果標的資產的價格波動超出了預期,投資者可能無法獲得預期收益。三是流動性較低的風險。結構性存款通常具有較低的流動性,投資者無法隨時取出資金。如果投資者需要在結構性存款到期前提前贖回,可能會面臨較高的贖回費用,或者無法獲得任何額外收益。
“在選擇結構性存款產品時,投資者應充分了解產品的結構、收益計算方式、風險因素等,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作出明智的決策,在選擇結構性存款產品時需堅持理性和謹慎的原則。”葉銀丹表示,“應關注以下幾點:一是瞭解產品的本金保障情況,不同產品的風險程度各異;二是分析產品的收益規則,以及各種市場情況下可能的收益表現;三是要理解結構性存款的流動性約束,明確投資期限,確保與自身的資金需求匹配;四是要充分了解結構性存款與金融衍生品表現其他相關的市場風險,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標的資產。如果標的資產市場波動性較大,則需謹慎考慮。”
(編輯:朱紫雲 審覈:何莎莎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