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難,女性跑者更難!四位資深女跑者的心裡話

近些年,我們逐漸意識到:女性是一種處境,而不只是作爲一種性別。

英國作家卡羅琳·克里亞多·佩雷斯(Caroline Criado Perez)在其著作《看不見的女性》中,列舉了大量“性別中立”規則背後的實例,男性往往被視爲默認選項,女性則被視而不見:

女廁經常排長隊,男廁卻基本暢通無阻——因爲女性生理構造不同,所需的如廁時間是男性的2.3倍;

同樣的藥物,女性服用後效果遠不如男性——因爲相當多的藥物實驗未將女性納入研究,90%的藥理學論文只描述雄性動物的研究,男性身體被用來代表全人類。

標準的鋼琴鍵盤不僅讓女鋼琴家更難企及男同行的聲望,還會影響她們的健康。

正如卡羅琳在書中寫的那樣,“世界對女性的忽視或威脅,存在於每一次凝視,每一趟公交,每一間廁所,每一個普通的工作日,存在於你我生活的每一處隱秘角落。”

在馬拉松賽場,針對女性的“忽視”也普遍存在。1896年奧運會的馬拉松長跑項目,女性是完全被排斥在外的。全球首個城市馬拉松比賽波士頓馬拉松,則是在創立75年之後,才允許女性參賽。

以往,女性視角的缺席驅動了一種無意識的男性偏見。現在,參與馬拉松比賽的女性跑者逐年遞增,我們在關注她們一次次突破自我創造佳績的同時,也意識到,她們在生理、心理和社會層面上面對的困難與障礙,遠遠高於男性。

我們邀約跑齡8年+的西嘉,來用自己和朋友的親身體驗寫下她們所感受到的困境,也期待女性跑者的視角和講述,能夠在更多參與討論、研究、設計、決策的過程中不會被遺忘。

作者|initiation西嘉

編輯|晨鐘

圖片|網絡

隨着心驚膽戰的計算、盼望、不抱希望到如釋重負,雖略微有差距,生理期總算到來。距離上馬倒計時2周。時間節點跟去年上馬也就2天之差。隨着近兩年多囊的痊癒,生理期重回正軌,我彷彿在“訓練與健康”、“取與舍”之間找到了某種微妙的平衡,並逐漸學會去修復、維持、時常警醒的注視着這條鏈條。作爲馬拉松女性跑者中的一員,在長跑8年+的時間裡、在經歷性別帶來的訓練困境中,一直在摸索着讓自己不過度失衡的節奏。但是,我知道,這種先天的性別困境對女性跑者來說將依然長期存在,不管是在訓練還是在賽場。

01

出走的月經

@小啊嗚

跑齡:6年

PB:3:03:55

“ 我其實一直在想,作爲一位普通跑者,這樣大強度的訓練導致月經出走,真的值得嗎?”

“ 男性跑者可以不停地降低體脂率,但是女性跑者低於18%,就可能面臨生理問題,平衡好體重、飲食、月經、運動表現之間的關係,真的好難。”

在寫這篇文章前,我採訪了身邊部分精英成績的女性跑者,對於這個話題,“想要再控制一下體重”、“訓練量一大就月經出走”、“至今月經仍舊不正常”、“診斷下丘腦功能性閉經”......是圍繞“女性運動員三聯綜合症”這個病徵出現得最多的一些頻次詞側寫。(延伸閱讀:《》)

“ 女性運動員三聯症是一個術語,用來描述相互關聯但各自又沿着一個連續體發展的三種因素:能量可用性、月經功能、骨骼礦物質密度。每一個因素都有可能發展成爲一種臨牀症狀,如飲食失調、閉經、骨質疏鬆症等。這三種因素可能同時出現而且逐次發展——儘管每一種情況都可以獨立於其他情況而發生,但是低能量(熱量)攝入量會導致低能量可用性,高能量消耗量會導致閉經,而閉經則會引發骨質疏鬆症。”

我最早關注這個病徵的時候,起源於自己早些年前身體出現的異常狀態—對飲食極度的控制,從15年跑步開始至今的大跑量堆積、心理上對於生活和工作產生的壓力.....出現了停經現象,一直以來維持的纖瘦狀態並沒有帶來更好的跑步表現,反而是難以突破的瓶頸。大學的時候被診斷出多囊綜合症伴下丘腦閉經和中度貧血,然後一直苦苦掙扎在如何恢復的路上,中途不包含西藥和中藥交叉進行,疊加食補等多種手段,直到18年迎來跑步以來第一次比較嚴重的傷病問題,這個病徵纔開始走到第一個轉折點—“暴食”。

因爲跑步受傷,導致心理上的PTSD,進而出現進食障礙-暴食,體重也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增了十斤。但唯一算幸運的是,多能量攝入,加休息和跑量的降低,經期問題反而出現了部分改善。雖然後面倒是和間歇性壓力性暴食這個問題開啓了漫長的拉鋸戰。飲食、運動量與閉經及運動表現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這也是我通過資料查詢,初次知道了“女性運動員三聯綜合症”這個病徵。

第二個轉折點的出現則是在2020年,因爲工作變動,離家到滬加上疫情,那一年創下了跑步以來年度跑量最少的記錄(大概2K公里+的樣子,往年基本3K往上),加上飲食放寬和調整、一些其他的壓力緩解,多年不準時的月經,開始恢復正常。

2021年再次檢查,多囊痊癒。但是偶爾仍舊會出現壓力較大時,月經出走的狀況。在次年,我做到了不苛刻飲食的情況下,用6-10月的時間,減掉了疫情封控時瘋長的十來斤體重,跑量達到新高的同時保證了月經的完全正常和訓練表現的穩步上升,並於上馬刷新了個人的全馬成績。

從15年到23年,我好像終於掌握到了一些自己身體的節奏,也從一些誤區當中走了出來,但是“女性運動員三聯綜合症”這個非常具有隱匿性的病徵,被忽視着,也仍舊困擾着部分女性跑者,橫亙與她們的日常生活和訓練之中。

02

“經期訓練法”

@飛馳的大腳

跑齡:5年

PB:2:57:32

“ 月經前一週總是渾身不得力,運動表現狀態有時也差得離譜,平時頂頂就能完成的強度課基本就會崩盤。賽前,更是要提前很久推算月經的週期,以免比賽撞車。遇見有時不準,比賽中來的時候,可能幾個月的辛苦訓練也就白費了。”

飛馳的大腳是她們地區業餘女子跑者精英,本來打算在上個月的北馬PB一把,但是因爲經期撞車,最後310收尾,“潦草得好像之前辛苦訓練的幾個月都是泡影,下次再戰唄”,些許無奈的笑笑。對於自己沒有頂過經期的考驗,她有些氣餒和不甘。

而面對同樣的情況,作爲曾經在專業隊待過的K來說,“經期這個東西對於我們來說不存在的,訓練照舊。時間一長,我們也就磨出了一套自己的經期訓練法,直白點,就是讓身體去適應它。因爲你得練。我們那個時候是沒有辦法,但對於普通跑者來說,我覺得還是沒有必要犧牲掉健康。”

在女性跑者幾乎都繞不過的這樣一個必須經歷的生理時期:大打折扣的表現、因爲經期必須得調整的訓練節奏、無法控制的旺盛食慾導致的身體短暫浮腫和低迷的狀態,纔是常態。

03

“女子半程馬拉松怪象”

@咕嘰在跑跑

跑齡:1年半

半馬PB:1:51:32

“ 我可以理解女子馬拉松有男性Pacer,但不太懂爲什麼女子馬拉松有那麼多男性跑者參加,而且還能拿獎金?”。咕嘰是去年纔開始跑步,因爲朋友的“慫恿”加上自己實在是需要一項運動去緩解社畜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越來越脆皮的健康狀態。跑步,合適她這樣的社交INFJ。

從5K到10K,再到半馬,對於成績,咕嘰沒什麼要求,更多時候喜歡的是自己放空的狀態。沒想到第一次嘗試參加半馬,就收穫了跑進2小時的意外驚喜。在今年,她報名參加了一次女子半馬,除了事前瞭解到,女子能獲得參加馬拉松的權力,經過了無數前輩的努力,也是想要看看一場專爲女性跑者設計的比賽有什麼不同。但是令她疑惑的是,現場大排長龍領參賽包的男性跑者,“我們跑團這次好多男的報名了,都是爲了來拿獎金”,以及賽後奪冠選手有男選手的身影.....

▲第11屆舊金山女子半程馬拉松

雖然賽事相關負責人表示女子半程馬拉松,雖然是女子,但是也給男性選手開放了通道,既爲帶動賽場,讓女子半程的元素更多元化,也跟國際接軌。

“ 我不理解,這樣所謂的設置到底是國際、多元化,還是把女性跑者作爲了一場噱頭,是否跟初衷背道而馳,爲什麼不能簡單和純粹一點?”

04

“不是作,

而是希望有更多目光

關注女性跑者”

@大魚海棠

跑齡:8年

PB:3:15:32

“ 國內的優秀賽事確實越來越多了,希望在未來,可以即便是非女子的賽事,也能有更多賽事關注到女性跑者的參賽體驗”。雖然大魚海棠總自嘲年齡不大,但也能勉強算上老馬,國內大大小小的比賽也參加了不少。作爲一個對比賽並沒有過多要求的跑者,大魚一直覺得合理的賽制、跑道天氣這些關乎比賽核心的纔是最爲重要的,其他的只是錦上添花。但是隨着遇到的一些困擾點滴彙集,讓她開始改變了一些想法。

“ 我沒想到這麼一場大型、舉辦經驗尤爲豐富的比賽,居然沒有設置女性更衣室。那天下着小雨,天氣也挺溼冷的,跑完比賽後,全身都是溼的,想着能夠換一下衣服,但是沒想到只能擠在女廁所更換。”

▲這是一個可同時滿足3名女性小便如廁需求的可移動衛生間,基於平均尿量可使用3500-5000次,排入污水管道後,可循環利用

“ 雖然之前參加過的賽事裡,也有設置更衣篷的,但是通常比較狹小擁擠,有年比賽也是雨天,但比這次的雨勢大多了,我記得當時跑完大家都是渾身發着抖,在帳篷裡,用參賽包當地墊,站着換衣服。抱怨的話大家也不是沒說過,但更多時候說出來,別人只是覺得你很作、太矯情。”

對於類似於比賽中的不便:

賽前上廁所很頭疼,永遠大排長龍,非常擁堵,是否可以考慮增加部分女性廁所?

比賽時醫療站太少,配備的女性用品也較少,生理期的時候非常不方便,是否可以提供適當的生理用品?

......我想這些真實存在的需求可能更需要被看見。

對於一名女性跑者來說,準備一場馬拉松比賽,也許比想象的需要付出更多,不管是備賽期、更易罹患的傷病考驗、家庭的平衡,還是在參賽中及賽後,都會面臨更多的困境和考驗,需要去保持不同鏈條間的微妙平衡。儘管我身邊不乏很多優秀的女性跑者,但是在長期以來大衆對女性的標籤、生理上的差距評定中,那些合理需求卻常常被賦以“矯情”對等,或者忽視,或者“羞恥感”羞於提起。

你在一場馬拉松比賽前後還遇到過哪些困難?

留言告訴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