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子越大,摔得越響”!光伏組件“F4” 資產減值拖累Q1業績,N型產品放量能力挽頹勢嗎?

財聯社5月6日訊(記者 劉夢然)此前兩年,由於光伏上游價格大漲並攫取產業鏈中大部分利潤,組件龍頭紛紛加碼多個環節的產能建設,一體化成爲頭部光伏企業核心競爭力。但時過境遷,隨着各環節產品價格去年以來一路走跌,一體化廠商所承受的存貨貶值威力同樣巨大,“盤子越大,摔得越響,”一體化佈局風險也開始顯現。

今年一季度,第一梯隊組件廠普遍出現業績下滑甚至虧損。隆基綠能(601012.SH)和晶澳科技(002459.SZ)出現虧損,晶科能源(688223.SH)和天合光能(688599.SH)分別實現盈利11.76億元和5.16億元,但同比分別下降29.09%和70.83%。此外,硅料和電池環節雙龍頭的通威股份(600438.SH),以及硅片龍頭TCL中環(002129.SZ),均出現由盈轉虧。

晶澳科技公司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行業競爭加劇,自2023年下半年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下降,新建產能爬坡,導致公司產品盈利能力下降,同時疊加存貨跌價準備、股權激勵股份支付費用的計提,導致一季度虧損。

對於全年經營情況分析,多家組件廠均提到了N型/高效產品規劃。如何用技術優勢穿越週期,幾乎是所有光伏企業在今年都要面對的難題。有組件廠提到,對於二季度行情,依然謹慎樂觀。

資產減值“重創”組件龍頭業績

晶科能源、隆基綠能、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近三年組件出貨排名穩居行業前四,且均貫徹垂直一體化策略,產能從組件環節上溯覆蓋到硅片和電池。去年,四家公司分別出貨78.52GW、67.52GW、65.21GW和57.094GW。

業績方面,隆基綠能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294.98億元,營收規模在四家中最高,但也是唯一出現淨利潤下滑的企業;其餘三家在去年均實現營收和淨利潤雙增,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營收均超過1100億元,與隆基綠能差距進一步縮小,組件過往的“一超多強”局面接近瓦解。

到今年一季度,第一梯隊組件廠的洗牌更加明顯:晶科能源憑藉在TOPCon技術領域的先發優勢和市佔率,營收達到230.83億元,實現淨利潤11.76億元,同比跌幅近三成,但在四家企業中降幅最小;天合光能一季度營收183億元,同比下滑14.37%;歸母淨利潤5.16億元,同比下滑70.83%。

隆基綠能和晶澳科技Q1則罕見出現了淨利潤虧損。隆基綠能當季虧損23.5億元,晶澳科技虧損4.83億元。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資產減值損失是導致上述四家企業出現利潤下滑或虧損的重要原因。隆基綠能方面表示,總體經營業績受到了光伏價格快速下行和部分產線迭代升級帶來的減值影響。

當前,光伏技術正在經歷由P型向N型迭代的過程中,存量P型資產面臨被新技術替代風險,加之一季度是光伏產業淡季,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跌,資產和存貨減值巨大。據隆基綠能管理層在業績說明會上透露,減值主要發生在組件環節。

行業信息顯示,在供求嚴重失衡壓力下,2023年四季度以來,組件招投標價格屢創新低,組件價格跌至每瓦1元以下。根據InfoLink數據,2023年,多晶緻密料價格下降約70%,硅片價格下降約60%,組件價格下降約50%。最新集採招標公告顯示,組件價格已經降至0.8元/W附近。

規模化降本沒能跑過產品降價幅度,讓頭部企業多面臨“船大掉頭難”的現狀。一季度,隆基綠能資產減值損失達28.14億元,加上去年資產減值損失70.25億元,兩個季度內該項損失接近百億元。此外,晶科能源去年資產減值損失爲13.24億元,天合光能爲32.57億元,晶澳科技損失23.06億元。

二季度謹慎樂觀

一方面,光伏終端需求增長的確定性仍然存在:一季度,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達到45.74GW,海外裝機也保持了穩定增長。在樂觀預期下,2024年全球裝機量或接近500GW。

但與此同時,產能階段性過剩壓力下,行業洗牌還會持續。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市場也不會變得更差了,目前很多環節甚至處於虧損現金階段。

對於全年行情,依然難言樂觀。有行業分析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經歷了需求大爆、價格內卷,以及目前正在經歷產能出清階段。光伏產業鏈價格已經見底,但何時復甦依然有待觀察。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在業績會上也表示,按照目前市場供給的情況,沒有特別的外部的因素影響下,這個問題可能在短期是難以解決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產業鏈價格反轉困難的情況下,技術降本以增強盈利能力,是頭部廠另一個突破口。N型技術方面,在經過2023年的導入後,今年市場佔比預計超過七成,

與此對應,各家廠商均宣佈了產品規劃:隆基綠能正在加快推進HPBC和TOPCon產能升級和量產,2024年電池加組件出貨量目標90-100GW。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表示,公司全年的總體業務將呈現前低後高、逐季提升的變化。

天合光能主打採用了210技術和N型i-TOPCon電池的至尊N型700W+組件。據公司表示,N型TOPCon組件在去年產銷兩旺,更多固定成本得到攤銷,降低了單位成本;晶澳科技方面,公司旗下有九個生產基地新建n型產能項目已投產,N型電池產能相對總產能的佔比接近七成;晶科能源是業內最早推廣TOPCon技術的組件廠,今年將努力達成100-110GW的年度出貨量目標,其中N型出貨佔比接近90%。

有組件廠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二季度需求回暖後,跌破盈虧成本線情況不會持續很久。在目前的競爭中,高成本的落後產能可能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且隨着落後產能出清,有技術、成本和渠道優勢的頭部廠家盈利能力最快可能在二季度觸底反彈。

業內分析認爲,晶硅產業鏈四個環節(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均出現“小虧當贏”局面。N型產品完成替代,落後產能加速出清,或將是光伏此輪週期拐點的標誌。

對於二季度行情展望,晶澳科技在接受投資者調研中表示,組件價格接近底部,下跌空間非常有限,相信市場會自行調節。公司自身n型電池產品效率、良率也都有較大程度的提升,對電池生產的非硅成本貢獻大,公司對二季度持謹慎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