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分析:美管制陸晶片 不利臺廠

彭博分析師認爲,若美國加強對中國大陸的半導體銷售管制,對臺灣科技業造成的風險可能高於對南韓的風險,因爲臺灣科技業對大陸的曝險比南韓高。

彭博分析師表示,兩國半導體仍透過大陸帶來大量營收,臺灣比率略高於南韓,達到近30%,美中以外的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則佔不到40%。鑑於臺灣對大陸的較高曝險和在尖端晶片製造上的領先,美國若對與大陸的半導體貿易進一步設限,對臺灣科技業的影響可能高於南韓。

雖然美國從川普政府時代就對大陸提高貿易限制和關稅,但聚焦在尖端半導體銷售的出口管制卻是2022年才大幅緊縮。這些措施的目的不只是限制大陸對人工智慧(AI)晶片的取得,也是要限制大陸的設計和研發能力。若美國基於「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進一步緊縮出口限制,荷蘭艾司摩爾(ASML)和日本東京威力科創等半導體制造設備製造商也可能受到影響。

據路透報導,美國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宣佈這些措施,有些盟國可能獲得豁免。在北亞兩大科技巨頭中,雖然臺積電(2330)的大陸收入佔比下滑幅度比南韓三星電子要大,但就算只有10%,對美國監管機關而言,可能還是太高。

規模較小的科技公司,可能比大企業更倚賴大陸。例如大聯大和可成科技有七成營收來自大陸。相形下,在MSCI南韓科技成分股中,只有樂金顯示器(LGD)超過一半營收來自大陸,但該公司專攻顯示面板,受到半導體管制的衝擊較小。

日本財務省16日表示,把晶片製造設備納入外國貿易規範,外國投資人在直接投資與晶片製造相關的設備時,須事先知會當局,以確保穩定的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