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苦病患太多 他在菲律賓義診30年「手術開到凌晨」

慈濟人醫會在菲律賓義診初期,手術室設備簡陋。圖/慈濟醫院提供

「貧苦病人太多了!」慈濟人醫會醫師柯賢智在菲律賓義診近30年,從開辦義診之初,醫師挽袖自制簡陋手術檯,至今環境改善、有像樣的環境,還能提供更好的醫療環境救治病患。他表示,菲律賓貧困病患實在太多,有次提出可替24位病患進行手術,結果來了近70人,手術一路開到凌晨。

柯賢智表示,1995年人醫會菲律賓分會剛成立一年,菲律賓政府剛設立健保制度,政策初期問題百出,造成菲國貧窮病患「有病看不起」,截至2005年健保涵蓋率也只有64%。醫療費用、藥價高昂,但菲國人民收入卻低,只有臺灣的10分之1。爲幫助貧困病患,人醫會發起偏鄉義診,母親替他答應參加義診任務,「媽媽要我做,我沒有第二句話。」

柯賢智說,開辦義診最先遇到的問題就是「找地點」。團隊先以有華人商會的行政區當作據點,利用當地華僑學校,把圖書館、辦公室改造爲開刀房。因經費有限,爲尋找器材他找到某間二手商家,以低價購入器材,後來被問起器材從何而來,「我都不敢說,因爲我知道他們是偷了器材賤賣。」

「外科醫師挽起袖子找來木條自制手術枱,從小的手術刀到大的鋸木刀都要會用。」柯賢智表示,當地人知道他們要舉行義診,不少人也自願捐款,團隊慢慢累積資金購入所需的麻醉機、抽吸用機器等,加上自制的手術檯、無影燈,湊成簡易手術室,就這樣開始治療患者。

柯賢智表示,當地需要治療的病患實在太多,某次自己要2位外科醫師找出24位患者進行手術,結果一找竟來了68人。他當即決定,醫師既已承諾病患,就一定要完成手術,且這次不開,病患不知何時才能回來接受治療。隔天早上8點開始動刀,共動員10位外科醫師,2人一組,同時進行5臺手術,一路到凌晨2時才完成全部手術。

義診至今將近30年,柯賢智仍在第一線執刀,但手術室的環境已經優化,也有許多新血加入,幾個月前才完成第257次義診。他說,「地方會變、病人會走,但志工與醫護把貧苦病患視爲親人的『愛』卻不曾改變。」

慈濟人醫會醫師柯賢智(右)在菲律賓義診近30年,他表示,菲律賓貧困病患實在太多,有次要找24位病患進行手術,竟來了近70人,手術一路開到凌晨。記者林琮恩/攝影

柯賢智表示,在菲律賓義診初期,外科醫師挽起袖子找來木條自制手術枱,從小的手術刀到大的鋸木刀都要會用。圖/慈濟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