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神醫”幻象,抖音重拳出擊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徐曉倩

未來學家凱文凱利曾說過,目光聚集的地方,金錢必將追隨。虛假醫療廣告背後的“淘金者”,深諳流量變現的法則,流量在哪他們便寄生在哪。

20年前,線下商業零售還處於發展的爆發期,醫療虛假內容常常棲身於街頭巷尾的廣告傳單中;門戶網站崛起後,時不時冒出來的彈窗廣告成爲他們新的捕獵器;隨着移動互聯網傳播陣地的變遷,虛假廣告又盯上了短視頻這塊流量肥田。

QuestMobile發佈的202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報告顯示,‌短視頻月活躍用戶數已經達到9.89億,通過短視頻分享生活、種草商品、獲取專業知識已經成爲一種常態。

“XX地區治癌第一人”“不管是什麼癌,擱他都是毛毛雨”等聳人聽聞的標題只是醫療騙局的開端,背後的獲利組織通常以虛構的故事、誇張的效果佈下層層圈套,最終目的在於誘導消費者脫離平臺,前往第三方無資質機構導醫導診、售賣藥品保健品。

對於媒介素養較高的平臺用戶來說,辨別虛假、誇大的內容並不困難,但是同質化的信息會直接影響他們的上網體驗。

然而,有關醫藥的虛假廣告經常狙擊觸網不深的中老年羣體,放大他們對身體健康的焦慮,進而掉入神藥、神醫的陷阱中。

據《法治日報》報道,一位四川老人花3萬元購買名爲“長壽編碼”的保健食品。此前,有媒體披露多起向老年人兜售“健康管理儀”進行欺詐的案例,黑心商家向老年人鼓吹一款按摩儀能“包治百病”,導致多位老年人花費15900元購買此產品。

面對複雜多變的網絡宣傳迷陣,沒有任何平臺能夠置身事外。一方面,虛假有害信息擠壓了專業優質內容的生存空間,會造成核心用戶羣體流失,平臺公信力下降;另一方面,內容生態關係到網絡安全和網絡文明的建設,如果不加以約束,最終危害公衆的身心健康。

2018年,治理內容生態也成爲美國頭部社交媒體的核心工作,在這場轉型運動中,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增設了多種功能以提升內容治理能力、對抗有害內容。

在數字化的浪潮下,人們時常被淹沒在浩瀚的信息海洋裡,事實和真相被隱藏、遮蔽,難以獲知,而虛假的內容總是頻繁地入侵個人的網絡領地。

如何篩選準確、專業的內容成爲網民們的必修課。與此同時,平臺對內容的規範也被提上了議程,尤其是涉及公衆生命安全利益的醫療內容,平臺需要展開更精細化的治理。

作爲國內頭部短視頻平臺,抖音在整治虛假醫療信息方面也先行一步、做出表率。

近日,抖音醫療發佈新規,從嚴治理“虛假雷同內容導流獲利”。具體包括,“不得誇大甚至虛構自身醫療水平,打造‘神醫’‘名醫’人設,誘導欺騙用戶,違規獲利。”

僅2024年8月,抖音醫療就已處理同質化視頻3.7萬條,並對1711個違規賬號實施了無限期封禁、短期禁言等處置。

抖音對極端賬號的重拳出擊並非扼殺內容生態,而在於培育更健康的傳播土壤。專業的醫療科普不僅能夠讓患者對各類疾病有正確的認知,還能讓公衆根據自身狀況提前瞭解病因及治療手段,進而預防疾病的發生。

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認爲,專業主義和職業化倫理可以帶來社會的有機團結,人們可以在自由和溝通的基礎上,來完成認同、聯合與協作等社會的基本目標。

抖音的新規也是對整個社會信任體系的一次加固。在虛假信息氾濫的背景下,重建公衆對網絡信息的信任顯得尤爲重要。通過打擊虛假醫療廣告,抖音不僅保護了用戶的身心健康,也爲建立清朗的網絡空間做出了貢獻。

過去一年,抖音新增了1.3萬專業科普創作者,新增科普視頻370萬條,被認證的專家學者成爲平臺細分領域的流量擔當,也被用戶視爲放心可靠的“網絡醫生”。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段濤單個賬號粉絲突破了500萬,視頻累計播放量近27億次,收穫點贊近1500萬次。

爲了對內容進行背書,平臺聯合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推出了“同行評議”等方式,通過權威協會組建專家組對科普內容質量制定規則,評定、認定科普能力的方式,鼓勵更多優質創作者入駐。

平臺治理並非打擊虛假醫療信息的萬金油,還需要政府、社會組織和公衆的共同努力。而個人的媒介素養是擊碎網絡迷局的第一道防線,通過加強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提高公衆的健康素養,以及網絡平臺的自我規範,共同營造一個清朗的醫療信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