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日快樂/虎門 另闢蹊徑 壯大生命線
虎門科技在創辦人楊舜如(左四)與董座林麗俐(左五)帶領下,撐過營運黑暗期。圖爲虎門科技2022年掛牌上櫃。 (聯合報系資料庫)
虎門科技(6791)今年成立44年,爲國內老牌軟體解決方案服務商,2022年由興櫃轉上櫃,爲國內第一家上櫃的電腦輔助工程(CAE)解決方案供應商。
虎門科技初期以輔助製造爲主,創立十年就遇到臺商西進大陸潮,營收佔比高達九成的產品線生意驟減,創辦人楊舜如具遠見、獨排衆議的決策,投入輔助研發模擬,讓虎門撐過營運黑暗期,如今AI應用帶動各產業研發產品升級,虎門CAE軟硬體解決方案需求大增,喜迎AI趨勢點燃的應用商機。
虎門科技總經理楊涪嵐。 記者陳正興/攝影
虎門科技是現任總經理、二代接班楊涪嵐的父母創立,是國內最早的CAD/CAM/CAE公司,1992年與工程模擬軟體大廠Ansys以技術服務結盟,提供第一線技術服務和支援,以Ansys的有限元計算經驗延伸到結構、流體力學和低高頻電磁應用,2014年底進入高速平行計算和雲端應用開發領域。
楊涪嵐回憶父親楊舜如及母親、現任董座林麗俐創業初期的點滴,在她的印象中,小時候父母下班後,回到家仍繼續討論工作,忙於創業,疏於照顧家庭,「當時意識到,父母不會下班」。
貴人一路相挺 走過營運低潮
虎門草創時期,最常遇到的營運難題是資金週轉,楊舜如、林麗俐還曾發完年終獎金後,過年開車回臺南老家,但口袋裡的錢只夠繳高速公路過路費。
虎門擺脫營運週轉的困境,是楊涪嵐的外婆以標會金相助,加上銀行支持,透過信用狀(L/C)協助延長付款期間,讓虎門不再受資金週轉所苦。也因曾面臨龐大的資金壓力,後來虎門愈發壯大,但林麗俐在面對每筆公司支出時仍格外謹慎。
在楊涪嵐記憶裡,家裡常遭斷電,她說,以前付電費得臨櫃繳款,父母常忙到來不及在銀行三點半關門前,到銀行繳電費。
虎門科技小檔案、虎門科技EPS、虎門科技大事紀
創業初期,楊舜如滿懷抱負與創意,對未來世界充滿期待與想像,到全球各地四處看展,急於將最新的軟體科技與技術引進臺灣,「走得太前面了,臺灣當時產業還在走OEM代工,他已經想到ODM了」,且早期軟體相當昂貴,技術愈領先、單價也就愈高。
楊涪嵐說,父親當時想打造的理想世界,臺灣的各產業不一定負擔得起,而母親是企管系背景出身,行事相對謹慎,總是一步一腳印,從擬定計劃、編列預算,到進行市調確定市場需求後,才能付諸實行。兩人行事風格大相逕庭,創業初期時常在相互拉扯間,取得平衡。
虎門創業初期的應用場域,從學校開始打下基礎,楊舜如、林麗俐向曾赴國外留學、使用過類似軟體的教授推廣,由教授與其研究室將模擬應用進行學術深耕,並將此應用透過教學擴散至學生,而學生畢業後再將技術應用貢獻到業界,促成臺灣技術研發的成熟發展,公司營運也纔開始加速成長。
臺商在1990年代紛紛西進中國大陸設廠,楊涪嵐表示,當時營收佔比高達九成的電腦輔助製造(CAM)業務,產業需求頓時驟減,「我們就沒有客戶了」,好在楊舜如在先前市場熱賣CAM產品時獨排衆議,堅持發展電腦輔助工程(CAE)事業,才讓虎門得以維繫最重要的生命線。
創新應用研發 強化競爭能力
楊涪嵐說,那個年代臺灣產業還在生產製造,未進入研發廠房階段,「CAM正熱時,賺來的錢都投入發展CAE,但一開始業界電腦根本就跑不動」。在CAM需求崩跌時,CAE及時扮演救世主角色,撐起虎門的生意,「中間有段時間是很痛苦,臺中辦公室還因沒生意而關門」。
如今虎門內部決策時,對於任何創新的想法或計劃,都會抱持開放的態度進行討論,持續進行前瞻性技術與創新應用的研發、落實產品化設計、分析、模擬與系統化管理,強化公司競爭力。
虎門近年來持續壯大CAE業務,每年在合約內服務的客戶平均超過300家,客戶囊括半導體、電子、光電、通訊、能源、傳產等產業龍頭,以及各研究單位、國內多所知名大專院校等。
虎門並陸續增加多項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滿足客戶不同應用需求,也擴大發展工業4.0、協同產品商務(CPC)等業務,新業務在積極推廣後,已陸續對營收產生穩定貢獻,成爲公司業績成長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