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中國汽車出口超326萬輛 多家車企加速海外建廠

本報記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報道

多重挑戰之下,中國汽車出口量仍保持良好增長勢頭。

“2024年7月,汽車出口同比呈兩位數增長。”8月15日,“中汽協會數據”官微發佈數據,7月,汽車出口46.9萬輛,環比下降3.2%,同比增長19.6%。但在今年前7個月,汽車出口326.2萬輛,同比增長28.8%。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出口量持續增長的另一邊,不少中國車企也在加快海外建廠步伐,如在東南亞地區,記者粗略統計,若按最大產量規劃計算,中國車企在該地區的整體產能可達148萬輛。

除東南亞之外,中國車企也將目光瞄準歐洲、南美、南亞等全球區域。近期市場傳出東風汽車集團或在意大利建廠的信息,東風汽車集團近日對外迴應稱,目前其與意大利政府只是初步接觸,尚未開展實質性接觸。

除東風汽車集團之外,上汽集團歐洲工廠落地進展也是行業關注的焦點。今年7月,多家媒體報道稱,上汽集團在與西班牙工業部進行磋商,考慮在西班牙建立電動汽車工廠,但上汽集團並未對此進行迴應。

8月14日,上汽集團在回覆投資者諮詢時表示:“公司正在加快優化產銷佈局,努力保持在歐洲市場的銷量份額,同時公司還將加大在澳新、中東、南美、東盟以及新市場的開拓,積極應對歐盟加徵反補貼關稅對公司銷量的不利影響。”

“本地建廠進一步提升西歐&北歐市場中系品牌新能源份額。歐洲地區新能源發展較早,中系品牌乘用車憑藉高性價比和技術優勢打開市場。”民生證券研報認爲,儘管歐盟加徵反補貼關稅,但隨着中國車企本地建廠計劃推進,海外註冊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中國車企加速開拓全球市場之際,如何克服出海過程中的種種挑戰,也受到市場關注。

“江湖地位由市場份額決定,通過數字的變化可以明確感知到中國汽車產業在由大變強,特別是智能電動汽車時代,中國處於領先地位。”蓋世汽車CEO兼資訊總編周曉鶯近日對包括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中國車企走向全球化,最大的挑戰在於國際的政策規範與文化範式。

而SAE會士、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總監徐政認爲,在汽車產業全球化的道路上,目前中國汽車還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但已經呈現出引領的態勢,包括供應鏈體系的優勢、生產製造和市場規模的優勢等,都爲中國汽車出海奠定了基礎。

徐政同時也認爲,中國車企當下也面臨着三方面的挑戰,第一是品牌認知度和產品合規性的挑戰;第二是國際化運營能力的挑戰,第三是海外市場的複雜性以及貿易壁壘等挑戰。

安可銳諮詢高級顧問單軍則認爲,企業首先要思考怎麼留下來,不被取代,其同時表示,企業也要在法規方面努力學習,去符合當地的政治、經濟、產業等法規標準。單軍同時也強調,企業要制定合理的當地化目標管理與團隊激勵機制。

儘管出海之路並不平坦,但在行業看來,具備電動化、智能化等多重優勢的中國車企,未來將在全球市場佔據重要地位。

“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突破3000萬輛的成績,不僅是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國汽車工業在全球汽車產業中地位不斷上升的有力證明。同時,這一成績也爲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預示着中國汽車產業將繼續在全球汽車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日前在《新汽車 新科技(第一輯)》中如此表示。

(編輯:石英婧 審覈:童海華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