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油壩鄉:“油”事好商量 夜談暖民心
在潛山市油壩鄉,一場場別開生面的夜談活動,正悄然改變着鄉村的面貌,溫暖着百姓的心窩。自2022年起,油壩鄉大力推行“‘油’事好商量”工作法,精心打造“夜談暖民心”“百姓說事點”“民呼我應限時辦”等多個平臺,引導多方參與民主協商,切實解決各類羣衆訴求,讓“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辦”這一理念落地生根。
夜談共繪美麗中心村藍圖
傍晚,餘暉未盡,油壩鄉崔倉村的村民們已早早來到集中點。村幹吳瀟瀟熱情開場:“大家晚上好,今兒把大夥召集來,是爲了咱吳屋美麗中心村的建設,怎麼建設,大家暢所欲言,提提寶貴意見。”村民們圍坐在一起,瞬間打開了話匣子。
吳玉宏率先發言:“步道上的花磚得鋪起來,池塘邊的空地搞些綠化,大片空地鋪上草坪,那肯定漂亮。”方詩節也趕忙接上:“池塘的問題得解決,我屋子旁邊活水塘太少,就剩這一個了。”現場氣氛熱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爲美麗中心村建設建言獻策。
村民汪明更是認真,他說:“美麗鄉村建設,我有兩點想法。春節前得解決鄉村照明問題,池塘建好後,圍欄得跟上,保障安全。”
吳屋中心村位於崔倉村中部、潛水東側,涉及 4 個村民組265人。其建設工程涵蓋生活垃圾治理、改廁治污、環境整治、道路暢通等諸多方面。自活動開展,村“兩委”以黨員爲骨幹,發動鄉賢、五老等多方力量,採取“實地看、現場說、坐下議” 的方式,讓羣衆成爲鄉村治理、基礎建設等工作的“主角”,將“會議”變成“談心”,充分凝聚羣衆智慧與力量。
崔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汪全海表示:“針對羣衆反映的問題,村兩委第一時間聯繫理事會和施工方,點對點對接,確保問題落實到位。現在路燈已裝好,護欄也進場了。”
夜談推動產業振興與基礎設施建設
在油壩鄉張祠村,這樣的夜談同樣成爲常態。村黨支部書記張方平在夜談會上說道:“大家好,‘油’事好商量老百姓夜談會已經開展多次了,感謝大家支持。咱村在基礎設施建設和鄉村發展上取得不少成績,希望大家繼續提寶貴意見。”
近年來,張祠村堅持黨建引領,藉助“‘油’事好商量”工作法,整合土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30畝葡萄園、60多畝休閒垂釣中心、40多畝絲瓜和芍藥種植基地、20多畝共享菜園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村民幸福生活近在咫尺。
2024年,張祠村黨支部抓住發展機遇,決定啓動2591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和3.288公里單改雙工程項目。夜談會上,村民們積極發言。何世明問道:“從我家大門口到公路46.69米,不知道在不在修路範圍內?”查文才則提出:“從村莊菜園到我家門口菜園,老人通行不便,希望在農田改造時,把池塘填土,方便老人走路。另外,路基寬度不夠,希望能拓寬加固。”
面對羣衆訴求,村幹部耐心解釋,多次上門做涉地村民工作。經過不懈協商,涉地村民工作順利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單改雙工程穩步推進。張方平堅定地說:“下一步,我們會持續開展夜談活動,讓老百姓參與鄉村治理等各項工作,凝聚力量建設和美鄉村。”
凝聚民心 共築鄉村美好未來
“‘油’事好商量,夜談暖民心”如同一個多面手,在鄉村治理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既是政策的宣傳者、矛盾糾紛的調解員,又是鄉村治理的決策者和實施者。通過這一平臺,鄉村幹部深入羣衆,察民情、聽民聲、辦實事、解民憂。
兩年多來,油壩鄉通過這一活動,成功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40餘起,收集羣衆訴求200餘條,涉及路燈亮化、道路拓寬等衆多民生問題。正如油壩鄉主任科員徐潛峰所說:“‘油’事好商量,鄉村夜話談發展,是我們贏得民心民意、匯聚民智民力的有力舉措。通過夜話活動,搭建幹羣溝通橋樑,拉近幹羣關係,彰顯羣衆主人翁地位,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熱情,形成整體聯動的良好氛圍。”
在油壩鄉,“‘油’事好商量 夜談暖民心”正成爲鄉村發展的強大動力,推動着鄉村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張金保 潘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