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帆布包,假環保真中產

某種程度上,帆布包已經成爲了當代中產人羣的一種消費方式,以及一種身份符號。

前段時間,我的一位女性朋友斥巨資,買下了她人生中第一隻奢侈品包包。

那天她歡天喜地,和我展示她的包包,還說讓我也買一隻,送給我的女朋友。

我說: 可惜我沒有錢。

她說: 沒事, 努努力就有了。

我說: 誒,我也沒有女朋友。

她沉默了,然後說: 這個跟你努力關係也不大了。

話雖這麼說,但其實我也是買包的,只不過一般都偏功能性,要麼是攝影用的相機包,要麼是騎行背的郵差包。

除此之外,我最愛買的,其實是網上賣三五十塊錢一個的帆布包,我家裡大概有20個。

面對那些設計好看,文案有趣的帆布包,我總是沒什麼抵抗力,尤其是看到上面印着什麼「我喜歡錢,很喜歡,喜歡的不得了」、「多看書,少扯皮」、「可以搞藝術,但是沒必要」、「討厭出門」等等等等,我就忍不住:

啊,拿走我的鈔票,拿走我所有的鈔票。

而且我發現,和我有共同愛好的年輕朋友還不少。大家揹着簡單的帆布包,出沒於北京798的藝術沙龍,上海大光明影院的影展,或是各地的書店、美術館還有青年市集。

某種程度上,帆布包已經成爲了當代中產人羣的一種消費方式,以及一種身份符號。

所以這期內容,我想聊聊帆布包的發展史和當代青年的消費模式。

01

在歷史上,帆布這種材料,往往和「樸實」、「耐用」、「勞動者」掛鉤。

因爲帆布堅硬、耐磨、防水,所以就變成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從船帆到帳篷,從戶外用品到勞動保護服裝,幾乎涵蓋了勞動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早的現代足球和現代降落傘,都由帆布製成。當然最有名的還是順應淘金熱而誕生的牛仔褲,最早就是帆布製成,後來才改用了牛仔布。

在中國,情況也是一樣的,從帆布書包到解放鞋,帆布製品也曾經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因此,帆布這種材料自帶一種樸素感。

但是我們現在普遍能看到的,作爲一種時尚單品帆布包,它的起源其實來自美國。

1944年,美國戶外品牌L.L.BEAN推出了一款帆布製成的冰袋,讓人們可以方便地把冰塊從運冰船和汽車上運到冰庫裡。一經面世,這款冰袋就大受歡迎。雖然造型簡單,但容量大而且非常結實,號稱可以承載200斤的貨物。

到了1960年代,L.L.BEAN復刻了這款經典產品,並且做了一定的改良,比如把原先用於拎包的提把加長,讓消費者不僅可以拎,也可以背在肩上。

這款名爲Boat and Tote的冰袋,就是世界上第一款托特包。此後,帆布製成的托特包作爲時尚單品,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最早愛上帆布包的是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家庭主婦,她們發現這種手提包非常適合裝各種雜貨,從日常生活買菜到存放家庭園藝工具,從出門旅行到出國度假,帆布包幾乎能應對一切場合。

熟悉美國曆史和地理的同學可能會知道,新英格蘭地區可以說是美國文化的一個高地,這裡不僅有全美最好的大學,也是美國經濟比較發達,歷史相對悠久的一個地區。

因此在生活方式上,美 國其他地方的中產往往會模仿新英格蘭地區居民的生活方式。

而帆布包就成爲了這種生活方式的載體。它成爲了一種身份暗示,背這種包的人可能出身東海岸,家庭富裕,受過良好教育,可能是常春藤聯盟出身。

而且拋開實用屬性,這種包很適合作爲配飾,和靴子毛衣搭配。最重要的是,它20美元的價格,對當地人來說還算便宜。

至此,帆布包已經脫離了生產工具的屬性,成爲了一種白人知識分子生活方式的象徵。

02

從設計角度來說,帆布包是極簡的。除了一個包體兩根揹帶,它幾乎不需要其他的裝飾或者功能。但事實上,你很少能看到一隻帆布包上什麼印花都沒有。

在我看來,恰好是印花,才讓帆布包在青年文化中佔據一席之地。

最早的帆布包印花,是L.L.BEAN爲購買帆布包的消費者提供定製的印字服務,你可以把你自己的名字,或者你想表達的任何話印在包上。

到了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公關行業首先發現了帆布包在傳播上的潛力,開始在各種公關活動,時尚派對和營銷活動上把帆布包作爲免費贈品送給合作伙伴。對他們來說,帆布包是一種「不用花那麼多錢就可以放logo的地方」,而且別人還會很樂意地把你的logo背在身上到處走。

很快,這股風潮蔓延到了校園,學校迎新會上分發的帆布包,成爲了校園時尚的一部分。

此後,帆布包越來越多成爲一種表達的渠道。

某種程度上,它就是一塊空白的畫布,可以印上任何消費者可能喜愛或者買單的內容。你可以在帆布包上宣稱與甜腦花愛好者勢不兩立,也可以驕傲地告訴大家你是兩隻貓的鏟屎官,甚至還可以在帆布包上痛罵老闆吐槽工作,前提是你別把包背去上班。

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就會印個「記得點贊關注」之類的。

而在表達之外,帆布包也逐漸成爲一種身份的象徵,尤其是知識分子中產的象徵。

2013年,著名雜誌《紐約客》推出了一款帆布包,作爲該雜誌年度訂閱用戶的贈品。

作爲一本中產階級趣味的雜誌,《紐約客》往往被認爲是高雅的,嚴肅的,有閱讀門檻的,當然,也是可以拿來裝X的。

只不過之前,它的讀者們很難用一種自然的方式告訴別人「我讀《紐約客》」。畢竟出門手捧一本雜誌,或者就這麼和別人說,總是顯得有點做作。

而隨着這款帆布包面世,他們終於找到了一種不着痕跡的方式展現自己的品味:背一個帆布包。

所以大家學會了怎麼用帆布包裝逼嗎?你可以釣魚的時候揹着它,上面寫着:對,剛釣的,十斤。

很快,這款帆布包就在紐約流行開來,短短三年就送出了五十萬個,成爲紐約最受歡迎的時尚單品之一。

除了《紐約客》,世界上最大的二手書店STRAND也推出過一款紅色logo的帆布包,同樣被紐約人們視作標榜品味的符號。

此外,在美國,NPR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 推出的帆布包也非常流行。

與此同時,帆布包作爲一種時尚,也隨着傳媒和互聯網的發展,逐漸在中國成爲文藝青年的標配之一。

無論是北京798的藝術沙龍,上海大光明影院的影展,或是各地的小衆書店、美術館還有青年市集,都不難找到揹着帆布包,穿着帆布鞋和寬鬆T恤,戴着眼鏡喝咖啡的年輕人們。

03

那麼,到這裡我想聊聊,爲什麼知識分子和文藝青年們,會喜歡樸實無華的帆布包。

美國社會學家伊麗莎白·科裡德-霍爾基特在她的著作《微小的總和:新精英階層的消費選擇》一書裡提出了「志向階層」的概念。

所謂志向階層,指的是由於服務業經濟的崛起和製造業的衰退,催生了一個全新的社會階層。相比過去,這個階層的上升更加依賴教育、文化和知識,他們的身份認同也仰賴於共同的文化資本。

在志向階層內部,社會階級並非通過消費產生,而是通過對一定價值觀和審美觀的接納,以及獲得解讀物質主義所隱含的象徵意義的能力而產生的。

因此,如何展現文化資本,如何藉助文化資本向上流動,就成爲他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也影響了他們的消費選擇。

在他們身上,呈現出一種強烈的「非炫耀性消費」的傾向。

字面意義上,炫耀性消費值得就是奢侈品,首飾,豪車這些別人一眼就能看出價值,具備炫耀屬性的消費品。

而「非炫耀性消費」與之相反,它追求的不是別人一眼就能看懂的價值,而是小衆,獨特,或者擁有特殊文化意義的消費品。比如藝術電影和嚴肅文學,獨立遊戲和冷門音樂,小衆運動和精品咖啡等等。

對志向階層來說,各種印花的帆布包,就成爲了最好的展現文化資本的非炫耀性消費。

當然,即使沒有印花,帆布包本身也融入了當今消費文化的兩個重要主題:

環保主義和極簡主義。

帆布包可以重複使用,由天然的棉花材料製成,在設計上,沒有過多複雜的剪裁和配件,象徵着一種簡潔的,樸素的,不被束縛的生活方式。

由此延展,帆布包以及類似的產品所代表的「品牌禁慾主義」,正是站在奢侈品包袋的反面,成爲了對抗過度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一個象徵。

04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這兩年,有一個包袋品牌在上海很火,它叫Freitag,一個用卡車防水油布製作包袋的品牌。

這個品牌之前在上海就很有市場,尤其在廣告創意行業,我大概認識三四個朋友,都背這個品牌的包包。這次開的新店,也是照慣例排大隊,引得無數人前去打卡。

這個品牌的賣點很有趣,它的材料,都是至少用了五年的防水油布進行回收再利用,因此包身上都有一些無法洗去的污漬,顯得很有質感。而且因爲回收材料是非標準化的,圖案非常隨機,你可以說每一隻包都是獨一無二的。

正因如此,那些比較特別的顏色和圖案只要一上線,就會被搶空,甚至在海鮮市場轉手高價出售。

因爲離家不遠,我也逛過它在上海的門店。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可能是因爲材料的原因,它們家的包都有一股味道。而讓我印象更深刻的,則是它的價格。別看這些包材料都是用回收舊卡車布做的,但是一點也不便宜。

一個雙肩包兩千多,一個小小的郵差包一千多,托特包也要一千多,最便宜的電腦包也要八百多。

當然,這期內容不是給這個小衆品牌做廣告的。

在我看來,Freitag是一個典型的,利用環保的,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話術來創造品牌故事,製造溢價的品牌。

當消費者購買這樣的產品,他們所購買的並不只是一個包包,而是生產包包背後的一整個生產流程。以及它所承載的環保、可循環的生活方式。

而當消費者把這款產品背出門,他們希望得到的,也不是如同背一個愛馬仕,背一隻LV一樣的炫耀性的效果。相反,他們只希望和他們同一階層,有類似的文化背景和消費傾向的人能看懂並且理解。

這也是爲什麼,文創還有廣告傳媒行業的從業者特別追捧這個品牌,因爲Freitag所承載的文化資本與他們想展現的東西是同構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Freitag和其他帆布包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文化資本的載體。

05

最後,說回帆布包。

在我看來,無論是環保還是反消費主義,如今在帆布包身上都很難成立了。

先說環保。

早在2008年,英國環境署就研究過各種包袋所需的資源支出。得出的結果是,如果每個塑料購物袋都能得到一次重複利用,例如拿來當垃圾袋,那麼塑料袋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就能比紙袋、帆布袋更低。

而帆布袋需要更多的資源來生產,因此對環境最不友好。

尤其是碳排放層面,他們的計算結果是,每個聚乙烯塑料袋每次使用,所消耗的碳低於兩公斤。而每個紙袋需要被重複利用7次才能達到相同的消耗,棉質手提袋需要重複使用327次。至於皮革、金屬包袋,需要的使用次數已經成爲了一個天文數字。

那麼,你可能把一個帆布包重複使用327次嗎?

事實上,由於帆布包是一種足夠便宜的時尚單品,許多人會把它當成一種和T恤類似的快時尚產品,反覆大量的購買。有時候甚至不用購買,只要你混跡各種文藝活動,免費的帆布包可以領到手軟。

因爲太多太便宜,很多人會把這種包看作一次性商品。

拿我自己爲例,我有20多個帆布包,但是我也想不出來哪個包是我背了超過50次的。

至於反消費主義,那就更加無厘頭了。

以我的瞭解,許多品牌在考慮製作周邊,帆布包都是一個優先級相當高的選項,原因也很簡單,這就是個移動廣告位。雖然作爲周邊的帆布包是不花錢的,但世界上哪有免費的東西呢,包免費了,這個成本必然出在你身上。

至於作爲文創商品的帆布包,本身就是一種消費方式了,更談不上反消費主義。

所以,當一種商品和某種生活方式掛鉤時,我們最好想想,你想要的是商品本身,還是它背後的文化資本。而你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在支付對價。

說到底,真的反消費主義的話,我爲什麼不背個菜籃子呢?

參考資料:

《How NPR Tote Bags Became a Thing》——The Atlantic

《微小的總和:新精英階層的消費選擇》——伊麗莎白·科裡德-霍爾基特

《Story Behind New Yorker Tote Bag》——DIGIDAY

《A History of the Handbag From a Practical Necessity to Creative Canvas》——The Swaddle

《People are judging how cool you are by your tote bag》——New York Post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Die,Workwear!

《Why L.L. Bean Makes the Best Tote Bag, According to Experts》——GearPatrol

《In praise of the humble tote bag》——Vox

《How a free canvas tote became a bigger status symbol than a $10,000 Hermès bag》——MarketWatch

《Our Tote Bags, Ourselves》——WALRUS

《Are Tote Bags Really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The Atlantic

《The L.L. Bean Boat and Tote and its Enduring Appeal》——Wmagazine

《常常被別人“佔便宜”的 L.L.Bean ,爲何還能心甘情願?| 美國製專欄》——Steppy潮流周志

關注IC實驗室視頻號

B站:IC實驗室

微博:IC實驗室

公衆號:IC實驗室

全網同名,歡迎來撩?

商業世界的有趣就在這裡。

關注大衆消費,互聯網商業和流行文化,分享拙見與觀察。